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清名人尺牍

明清名人尺牍

十卷。清冯瑜选刻梁同书所藏尺牍。冯瑜字鸣和,所刻《摹义堂法帖》与《瓯香馆帖》已著录。此刻收明人尺牍四卷,计三十五家,清代六卷,六十二家。此帖于嘉庆二十年(1815)刻成。梁同书作题语,大意是,他所藏明清尺牍有二十六册,共七百五十余人,其中最精妙的由冯瑜摹刻上石,因石上要书其目录,而梁同书已抱病四年,不能细按时代科弟先后一一排列,难免为后人所指责。作此跋时梁同书已九十三岁,距其卒时仅有两月,但其楷书目录及行草书跋仍奕奕有神,绝无衰颓气象。张仲雅也有题跋说,聚收之难,是尽半生精力而成,为山舟(梁同书字)最赏心之事。其能聚而不能传,冯君刊而行之,为功甚大。冯瑜能于七百余家中选九十余家,选择的确谨慎。明清两代尺牍合刻,有海昌马笙谷所摹无锡秦氏藏本,与此同时刻成,人数也大略相等。只是马氏本明代人为多,此本清代人多。镌刻之精,与吴思亭《昭代明人尺牍》均称善本。清代以后,马氏吴氏之刻流传渐少,冯本也不常有,只有民国时正书局影印本可见。

猜你喜欢

  • 七星诗文存

    十二卷。明刘鸿(约1490前后在世)撰。刘鸿,字云表,因居七星岩,又自号七星居士,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后屡上公车不第,遂自放游山水之间,以终。著有《七星诗

  • 冲虚至德真经解

    八卷。宋江遹撰。江遹,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辛亥十月,立太学生三舍法,分外、内、上三舍。江遹自称杭州州学内舍生,著有《冲虚至德真经解》二十卷。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

  • 田表圣奏议

    一卷。宋田锡撰。田锡,字表圣,洪雅(今四川省洪雅县)人。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田锡遇事敢言,不避权贵,他历事两朝,始终以谏诤为己任,曾经封疏五十三卷并全部焚烧,说:“直谏,臣职也。岂可

  • 冰壑诗钞

    六卷。清朱令昭(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朱令昭字次公,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少与淄川张元、胶州高凤翰等结柳庄诗社,绘画篆刻无所不能。著有《冰壑诗钞》。是集凡六卷。所收均有古今体诗。其诗

  • 论语体略

    一卷。晋郭象(252-312)撰。清马国翰辑。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晋哲学家。曾为东海王司马越的太傅主簿。撰《隋志论语体略》二卷。《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并同。今皇侃疏引仅九节。

  • 台州丛书己集

    十二种,四十八卷。民国杨晨编。杨晨字定夫,浙江黄岩人。辑有《续台州丛书》、《台州丛书续集》。本丛书收台州宋人著作三种,元人著作九种,均为诗文集。其中宋吴芾《湖山集》十卷、宋陈耆卿《筼窗集》十卷、元丁复

  • 伯山全集

    四种,四十三卷。清康发祥(1788一?)撰。康发祥字瑞伯,江苏泰州人。全集所收书除《三国志补义》外,均为其诗文集。计有《伯山文钞》一卷、《伯山诗钞》十七卷(包括《癸巳集》一卷、《由庚集》七卷、《爱日集

  • 读骚别论

    一卷。清顾成天(详见《离骚解》)撰。抄本称《离骚附论》(见《楚辞书目五种》)。《附论》之名,更合实际。因《离骚》已有注解,《九章》以下各篇未有注解,在论述《离骚》后附论其他各篇。所论篇目有《离骚》、《

  • 濒湖脉学

    一卷。明李时珍(详见《本草纲目》)撰。李时珍对脉学颇有研究,根据各家论脉之精华,著为此书,以正脉诀之失。此书成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书中前半部分以歌诀形式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

  • 左传杜林合注

    五十卷。明王道祐、赵如源合编。王道祐、赵如源皆明末人,生平不详。此书是合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与宋林尧叟《春秋左传句解》二书而成。杜预《集解》己见前。林尧叟字唐翁,宋人,生平不详。杜氏《集解》号为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