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杭州府志

杭州府志

①四十卷,图一卷。清马如龙纂修。马如龙,字见五,山东绥德州(今德州)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杭州府,在任时持法廉平,精于吏治,捐助设立义学,建育婴堂。二十八年升浙江臬司。《杭州府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全书四十卷,三十八门,有沿革、形势、星野、祥异、城池、坊里、街巷、市镇、桥梁、山川、古迹、宫室、风俗、物产、户口、沟洫、田赋、恤政、学校、礼制、兵防、祠庙、公署、治会各献、守令、选举、封荫、世家、名宦、人物、戚节妇、贤媛、坟墓、仙释、寺观、事纪、艺文、外志。考杭州,宋有乾道、淳祐、咸淳三志,明有洪武、永乐、景泰、成化、万历五志,至清初仅存成化、万历两志。此志则依万历志体裁,虽采辑繁多,而附见俱能得体。此志仅列三十八门,无大纲,其体例能撮前志之长,又能不遗其细,使一郡之典章具备。赋役则按年编次,殊无遗漏。综观全书,繁简适当,朴茂翔实。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李铎增刻本。②一百七十八卷,首八卷。清陈璚修,王棻纂,屈映光续修,陆懋勋续纂,齐耀光重修,吴庆坻重纂。陆懋勋,字勉济,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光绪十五年举人,二十四年进士,授编修。以知州常州府,充矛厘局提调,升道员,入巡抚程德全幕。民国时回浙,入巡察史屈映光幕为秘书。此志原稿始修于清光绪五年(1879),初名《光绪杭州府志》,后遂渐增加内容,记事以宣统三年(1911)为限,故称《杭州府志》。原纂之稿,未有序例,后复加校订,始为凡例序言。进入民国后,继续纂成。事隔二十年,文更数年,难定编纂者姓名。此书多采用乾隆志例,所收内容广泛,足为各郡志之冠。此志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民国五年(1916)续修,十一年(1922)铅印本,还有民国十四年(1925)缩印本。

猜你喜欢

  • 魏三体石经遗字考

    (嘉庆十一年金陵刻本)。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又号芳茂山人。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著名训诂学家。曾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官至山东督粮道。精研经史文字音韵训

  • 庸吏庸言

    二卷。清刘衡撰。刘衡,江西南丰县人。嘉庆五年(1800)由副贡生考充官学教习,历任广东新兴及四川垫江、梁山、巴县等县知县。道光十年(1830)官至河南开归陈许道。书前有作者自序和郭尚先、吴寿椿二序。据

  • 读律佩觿

    八卷。清王明德(生卒年不详)撰。王明德,字金樵,高邮人。官至刑部陕西司郎中。《读律佩觿》成书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书中记载当时实行的清代律例,分类编辑,并分别进行阐释。附有《洗冤录》及《洗冤录补

  • 注解正蒙

    二卷。清李光地(1643-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正蒙》宋张载著,九卷。取《易》“蒙以养正”之文,故称《正蒙》。其书本

  • 亭秋馆诗钞

    十卷。清许禧身(生平不详)撰。许禧身,字仲萱,浙江钱塘人(今杭州)。贵阳陈筱石之妻。清末民初文学家。工诗词,善文章,著作颇多。著有《亭秋馆词钞》四卷,于1912年出版,《亭秋馆外集》其中有《仿莲池大师

  • 四书浅说

    十二卷。明陈琛(?-1545)撰。陈琛字思献,号紫峰,福建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明经学家,著有《易经通典》、《四书浅说》等。陈琛讲学务平易切实,不为穷高极远之论。其说四书也同此旨,语求浅显而理甚醇正。

  • 达县志

    五十二卷,清鲁凤辉修,王廷伟等纂。鲁凤辉,会稽(今绍兴)人,曾任达县知县。达县自古以来分隶无定,代有变迁。旧志悉毁于兵燹。乾隆七年(1742)县令陈庆门始纂修州志。乾隆十二年(1747)县令宋名立续纂

  • 玉芝园法帖

    四卷。清杨守敬辑。于光绪十三年(1887)刻成。卷不分次第。皆采自旧刻而不是采自墨迹。钟繇书收《宣示表》等五帖。卫夫人书均用《淳化阁法帖》重摹。晋顾恺之《女史箴》称为宋拓。《曹娥碑》甚丰肥,不知出于何

  • 大智度论疏

    七卷。隋代释慧影(生卒年不详)撰。慧影,俗姓江,巴蜀(今属四川省)人。为潼州迁善寺沙门,释道安弟子。隋代曾为二十五众主。其著述尚存的有《伤学存废厌修三论》和《大智度论疏》。《大智度论》略称《智度论》、

  • 江忠烈公行状

    一卷。清左宗棠(1812-1885)、郭松焘(详见《礼记质疑》)撰。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举人,官至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一生曾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民起义,平定阿古柏叛乱,创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