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附录一卷。宋胡宏(见《皇王大纪》条)撰。是书为论学之语,随笔所记,屡经改订而成。吕祖谦称此书胜于《正蒙》。然宏之学说本承其父——胡安国。安国之学虽出于杨时,而又兼出于东林常总。总尝谓,本言之性不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又称《易传淮南九师道训》、《九师道训》、《淮南九师言》。西汉易学著作。据高诱《淮南鸿烈解序》说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技、伍被、晋昌及大山、小山之徒曾与淮南王安讲论道
《脉诀刊误》二卷,《附录》二卷。元戴启宗(生卒年不详)撰。《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戴启宗字同父,金陵(今南京)人。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戴氏重视医学,潜心研究《内经》,撰有《五运
一卷。宋释文莹(约1060年前后在世)撰。此书旧本题宋释文莹撰,《宋史·艺文志》载《玉壶诗话》十卷。或题《玉壶野史》,此本为《学海类编》所载,仅寥寥数页,以《玉壶诗话》校之,当是书贾所为。凡书中于诗有
十二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作者认为,明朝科举考试,《春秋》一经,最初采用胡安国、张洽二家之说,后来胡注单行,张注废弃不用。到清代《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与《御纂春秋直解》颁行学官,科举考试才有
一卷,明商辂(1414-1486)撰。商辂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正统年间进士,曾任过兵部、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参预内阁机务。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被蒙古瓦刺军
一卷。续一卷。清朱绪曾撰。朱绪曾(约1796-1866),字述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有《黑石文学跋尾》等著作。本书所录金石,上自魏曹真碑,下至清代钱文瑞书耕织图诗,共二十九种。
一卷。又称《陆氏要览》。类书。晋陆机(261-303)撰。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少时为吴牙门将。吴亡,家居勤学。太康末,与弟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及
十卷。清吴仪洛(详见《成方切用》)撰。此书为吴氏医学著述第五种。吴氏对喻昌的《尚论篇》推崇备至。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纲目已混,错乱不堪,唯喻氏能纲举目张,别开生面,于是仿《尚论篇》,将三百九
一卷。清俞樾(1821-1906)撰。此书为樾读《鶡冠子》时写的札记。全书虽仅三十余节,但其校正错误,颇有可采之处。如《天则篇》“盖母锦杠悉动者”,母作毋。《道端篇》“内有挟度”,挟作揆。《泰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