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梅花道人遗墨

梅花道人遗墨

二卷。元吴镇(1280-1354)撰。镇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画家。性格抗怀孤往,穷饿不移。此集为其乡人钱棻摭采题画之作,荟萃成编。镇画深自矜重,不轻易为人作。后来画贾伪为题识,假名贩售,赝迹颇多。棻皆一例编载,失于决择。伪本虽多,但真迹亦在。有清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本。清光绪二年(1876)仁和高氏啸园刊巾箱本题名《梅道人遗墨》。

猜你喜欢

  • 雁楼集

    二十五卷。明徐士俊(1602-1681?)撰。徐士俊原名翙,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士俊工杂剧,多至六十余种。今存有《洛水丝》、《春波影》各一本,收集在《盛明杂剧》中;另有与汪淇合撰的《

  • 嫏嬛记

    三卷。旧本题元伊世珍(生卒年不详)撰。伊世珍生平事迹不详。其书卷首载张华为建安从事,遇一仙人,引至石室,见石室多奇书,因问其地为何地?仙人回答曰:“嫏嬛福地也”。后伊世珍依据其事撰成此书,特定名为《螂

  • 四书解说

    二卷。清梁彣撰。梁彣号月山,福建将乐(今福建将乐)人。是书以题说为名,盖乡塾例以时文课徒,彣即借此为说,使学者切己体认,以寻圣贤立言本旨。首有丁汝恭序。书中说“就有道而正焉”,“学而不思则罔”等,谓当

  • 蒙城县志

    ①十八卷。清赵裔昌修,何名隽、吴道伟纂。赵裔昌,字汉符,顺天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来任蒙城县知县。何名隽,邑人,恩贡生。蒙城有县志,创于明万历十年县令吴一鸾,入清顺治

  • 复古编校正

    一卷。清葛鸣阳(生卒年不详)撰。鸣阳字云峰,安邑(今山西运城)人。葛氏因重刊宋张有《复古编》,见元明旧刊本与传写本之间互有同异,乃互相参证,撰此《校正》一卷,刊于所刊《复古编》之后。统观是书,葛氏所校

  • 医学真传

    一卷。清高世栻(详见《素问直解》)撰。高氏认为“经论之道,遂失其传,舛谬纷纭”,故为其弟子“讲学论道”,使学者“知医之传有其真”。此书即高氏教授门人之言,由其弟子王嘉嗣等据其讲稿整理而成。全书约四万字

  • 敬胜斋法帖

    四十卷。清高宗生平见《全韵诗》。清高宗乾隆御书。清高宗乾隆天资颖异,既得内府收藏宏富得以多观阅古人真迹之利,更兼用心翰墨之勤,在清代诸帝中其书法工力最深。此法帖共四十卷,收书二百六十余种,远远超过康熙

  • 半农春秋说

    十二卷。清惠士奇(详见《半农易说》)撰。惠士奇之父惠周惕,擅长说经,力追汉儒之学。惠士奇承其家学,青出于蓝,尤精于三礼。此书以礼为纲,以《春秋》之事为目,分类排比,并节取三传附之于下,亦闻以《史记》诸

  • 剑闲斋遗集

    六卷。清陈瀚(1855-1896)撰。陈瀚,字裕楣,号子峻,湖南湘乡人。光绪间廪贡生,曾游于侍郎郭嵩焘之门,又居于闽浙总督杨星济幕府,受郭嵩焘影响,亦颇留心于经世之略。有《剑闲斋师门问答》一书。本书卷

  •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说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