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横渠易说

横渠易说

三卷。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侨居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历云岩令、崇文院校书、太常礼院等职。少孤、自立,喜谈兵。后读佛老之学,累年无所得,转而习“六经”。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本源是太虚一元之“气”,万物皆由“气”聚散变化而成。因讲学关中,世称“关学”,为理学四大派别之一。著有《横渠易说》三卷、《正蒙》十篇、《经学理窟》十二篇,编入《张子全书》。《横渠易说》上、下经各为一卷,《系辞传》以下至《杂卦传》为一卷。末有总论十一则,附有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一文。其书解说简略,往往经文数十句中一无所说。该书最早的版本为嘉靖十七年(1538年)吕楠校刻本。清有《通志堂经解》本,并收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中。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与《温公易说》刊为一册。

猜你喜欢

  • 梁溪漫志

    十卷。南宋费衮(生卒年不详)撰。费衮字补之,无锡(今属江苏)人。卷端有开禧二年(1206)国史实录院牒,称为国子免解费进士。礼部韵略条例中有开禧元年(1205)国子监发解进士费衮论韵略、经絃二字札子一

  • 画纪补遗

    二卷,附《元画纪》一卷。不著撰人姓名。该书所载始自宋高宗以后,迄于元代至正之间许多画家事。其中错误颇多,如马远的父亲名为“公显”、兄名为“逵”,可该书却把“逵”误为马远之弟、把“公显”误为马远之孙。其

  • 梅坞贻琼

    四卷。明周履靖(1542-1632)编。周履靖字逸之,号梅墟、螺冠子。嘉兴(今属浙江)人。姚士粦删定。周履靖在隆庆、万历间以隐士居,而声气颇广,每有著作,必请胜流为之题咏序跋,积久渐多,即编为此帙。全

  • 九峰精舍辛卯集

    五卷。清王棻辑录。王棻曾主讲浙江黄岩县九峰精舍有年,此书即辑录其辛卯一年中课士之经解文章而成。共十七篇,多为长篇。其内容博赡,不拘汉、宋、元、明解经之说,颇有新意。如罗藻新“太姒为文王继室考”,此说始

  • 等子

    见“四声等子”。

  • 敦煌石室碎金

    十七种,十七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所收多为敦煌石室所出残卷,然亦可补证今本所传各书。十七种为:《毛诗豳风郑氏笺》残卷、《春秋左氏传昭公残卷》、《汉书匡衡张禹孔光传残卷》、《敦煌

  • 针灸资生经

    七卷。宋王执中(生卒年不详)撰。王执中,字叔权,瑞安(今属浙江省)人,南宋乾道进士,官从政郎澧州教授。此书撰成于乾道间(1165-1173),初刊于嘉定十三年(1220),共七卷,不著撰人姓名。初刊本

  • 宋诗钞

    一百六卷。清吴之振(1640-1717)编。之振生平详见《黄叶村庄诗集》辞目。本书是作者不满明代前后七子“尊唐抑宋”,故搜集宋代诗人专集,选刻此书,以展宋诗全貌,显“宋诗之长”。收诗人一百家(其中十六

  • 真松阁词

    六卷。清杨夔生(生卒年不详,约乾、道年间人)撰。夔生字伯夔,金匮(今江苏无锡)人。词人杨芳灿之子。官蓟州知州。敦敏嗜学。生平著述于诗文外,尤工倚声,守其家法,且陶冶于唐宋诸名家,撷其精华,抒以妙笔。所

  • 陈州志

    十二卷,清王士麟修,何润纂。王士麟,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来任知州。何润,字尔澍,本县举人。本志为现存最早的陈州志。其志纂修时,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志尚存。顺治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