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陵县志

武陵县志

①四十八卷,清汪斅濑等修,陈启迈纂。汪教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陈启迈,武陵县人,曾任江西巡抚。《武陵县志》同治二年(1863)刻本,此志于水道、堤堰、田赋、学田记载详赡,特具卓识。例如以八景图绘无关志体,正祀礼仪会典可稽,从阙略以省文词,以及仿《灵寿志》例名宦不列专门等,亦皆独有见地。惟门类所隶,如古迹、风俗之列于地理,秩祀、园墓入于建置,关隘系诸武备,仍不免杂芜,难臻美善,殊为可惜。②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欧阳烈修,杨丕复、杨彝珍纂。欧阳烈,清江人,曾任武陵县知县。杨丕复,邑人,曾任石门县训导。杨彝珍,邑人,杨丕复之子,曾任兵部主事和翰林院庶吉士。《武陵县志》同治七年(1868)刻本,共三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卷二,舆图。卷三,沿革。卷四,山川。卷五,城池。卷六,堤堰。卷七,坊乡。卷八,公署。卷九,户口。卷十,田赋。卷十一,积贮。卷十二,蠲恤。卷十三,学校。卷十四,秩祀。卷十五,兵防。卷十六,纪兵。卷十七,藩封。卷十八,职官。卷十九,选举。卷二十,名宦。卷二十一,人物。卷二十二,列女。卷二十三,流寓。卷二十四,仙释。卷二十五,方技。卷二十六,风俗。卷二十七,物产。卷二十八,古迹。卷二十九,陵墓。卷三十,寺观。卷三十一,艺文。卷三十二,丛谈。此志凡例十条,殊无义例,词文亦简陋。星野稽录旧闻,附以古迹,似擅翔实,殊不知无关志体。各门多无小序弁首,亦不缀结论。同治二年(1863)陈启迈有县志四十八卷,精心结构,卓然善本。此修相距仅越四年,故事既无可增,遂草率成书。

猜你喜欢

  • 释常谈

    三卷。佚名撰。书成于宋代之前。所辑录多为史籍中的称谓、成语等。每条均解释语意,考辨典故,颇有条理。有1927年武进陶氏刊《百川学海》本。

  • 武清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翀修,曹涵、赵晃纂。吴翀,江苏如皋人,曾任武清知县。曹涵,武清人,康熙进士。赵晃,武清县人,雍正进士。武清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然其已失。清康熙十四年(1675)和康熙四十

  • 汾上续谈

    一卷。明朱孟震(详见《河上楮谈》条)撰。此书体例与《河上楮谈》相同,而所记多琐事,其中“安南国试录”叙述颇详,足资考证,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明万历间刊本,共一册,书首有万历十年(1582年)朱孟震自序,

  • 齐诗翼氏学疏证

    二卷。清代陈乔枞撰。齐诗由辕固生传至夏侯始昌,开始被用来推演阴阳、预言灾祸。再传给翼奉。翼奉学说如同由田何三传到孟喜后的《易》学一样,成为阴阳术之一。齐诗除用来阐发儒家五性、六情等常理外,还专门以四始

  • 敦煌零拾

    七种,七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所收敦煌零残卷中关于诗词小说的著作七种:韦庄《秦妇吟》、《云谣集杂曲》三十首、《季布歌》、《佛曲三种》、《俚曲三种》、《小曲三种》、《搜神记》一卷

  • 攀古小庐杂著

    十二卷。清许瀚撰。此书为作者的札记,其中《经传说》三卷,附杂考;《小学说》二卷;《金石说》五卷,附考三篇;题跋二卷,附书后三篇。全书于经传考证、金石之论有一定参考作用。版本不详。

  • 致远堂法书

    一卷。清张考捏得陶渊明自书诗,刻为此帖。按其自跋所说,陶靖节人品学问,晋代第一,而从未有称其书者。张考捏言得其所书杂诗十二首,古劲流逸,墨迹宛然,每展玩便不忍释手。因思物之美者不可秘而不传,于是访请名

  • 周忠介公遗事

    无卷数。清彭定求(1645-1719)撰。彭定求字勤止,号访濂、南畇,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术近出汤斌,远尊王守仁。平生著述甚丰,除本书外,尚著有《阳明释

  • 论语意原

    二卷。宋郑汝谐(生卒年不详)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郑氏以为先儒于《论语》之义尚有阐发未尽者,遂著成此书,并

  • 南汉书三种

    八卷。清吴兰修(生卒年不详)撰。吴兰修字石华,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县)人,嘉庆举人,官信宜训导。关于五代十国之史书多有流传,惟南汉胡宾王《刘氏兴亡录》,原书久佚,吴兰修博采群书,仿古史体例,以年为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