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残本杂剧三集

残本杂剧三集

十四卷。明邹式金(约1653年前后在世)编。邹式金字仲愔,号木石,又号香眉居士,江苏无锡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南京户部郎中,入清后曾任福建泉州府知府。著有《香眉亭诗》、杂剧《风流冢》。后幽居无事,编成此书,寄寓感慨,有的则用来抒发亡国之痛。本书是明末清初的杂剧选本,搜罗较为完备。据书前目录,此集收十九家三十四种杂剧。十九家为吴伟业、尤侗、茅维、郑瑜、孟称舜、周如璧、查继佐、张来宗、薛旦、张龙文、孙原文、黄家舒、陆世廉、堵庭芳、南山逸史、碧蕉主人、士室道民、邹式金、邹兑金等,其中邹氏兄弟各有一种杂剧附于集后。此书以《杂剧三集》为名,是因为自居为沈泰《盛明杂剧》初集、二集的续集。原书共有三十四卷,此本只存第一至第四卷、第六至第十卷、第三十至三十四卷,是一仅存十四卷的残本。存留的有吴伟业二本:《通天台》、《临春阁》;尤侗二本:《读离骚》、《吊琵琶》;黄家舒二本:《城南寺》、《西台记》;堵庭芳一本:《卫花符》;士室道民一本:《鲠诗谶》;邹式金一本:《风流冢》;邹兑金一本:《空堂话》;茅维四本:《苏园翁》、《秦廷筑》、《金门戟》、《闹门神》。这些杂剧大都富于文彩,极力雕琢,但多不适于演出。此残本所存之杂剧除吴伟业、尤侗的四种另有传本外,其余六家十种皆无传本,弥可珍贵。《杂剧三集》刊刻于顺治十八年(1661),各种杂剧皆据原本编录,今存《西堂全集》诸本皆为后来刊行,字句往往有所删改。本书所录吴伟业、尤侗四剧的曲词,与通行之本比勘,多有不同,或有所避忌而为也。此残本有清顺治刊本,诵芬室1941年翻刻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据诵芬室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戴氏三俊集

    三卷。清戴芬、戴福谦(1808-1840)、戴莼三兄弟合著。戴芬,字骏伯,号清来,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年仅26岁而卒。著有《重荫楼诗集》。戴福谦,一名芳,字贻仲,号琴庄,道光丁

  • 圣贤语论

    二卷。元王广谋(生卒年、仕履均不详)编。该书汇辑《礼记》、《孔子家语》、《史记》诸书关于孔子之言行,分为四十四篇,卷首有孔子像素王事实,又载元至元十年所定庙制及祭祀仪注、乐章,后载明嘉靖间余氏《自新斋

  • 疑耀

    七卷。旧本题明李贽(1527-1602)撰。王世贞所作《古夫于亭杂录》中,以书中有“校秘阁书及修玉牒”等语,疑为李贽的门人张萱所作,因为张萱曾为中书舍人,参与纂写《文渊阁书目》,而李贽则未曾做过官。四

  • 辩言

    一卷。南宋员兴宗(生卒年不详)撰。员兴宗字显道,仁寿(今陕西麟游西)人。历官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乾道(1165-1173)中以谗被罢奉祠。平时观览历世纪解传注之言,凡于理未安者,“退且惧其不纯

  • 十八家诗钞

    二十八卷。清曾国藩(1811-1872)选注。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有《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指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谢

  • 二十二子

    二十二种,三百四十九卷。清浙江书局辑。该丛书辑录先秦两汉主要子部著作二十二种,所据各本或是明代精刻本,或是经清代学者校订之本,并附录有关资料。二十二种为:董仲舒《董子春秋繁露》十七卷附录一卷、徐文靖《

  • 经韵楼丛书

    九种,一百一十卷。清段玉裁撰。经韵楼为段氏书室名。该丛书收《经韵楼集》十二卷、《仪礼汉读考》一卷、《古文尚书撰异》一卷、《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三十卷、《周礼汉读考》六卷、《春秋左氏古经》十二卷附《五十

  • 吞松阁集

    四十卷。清郑虎文(约1755前后在世)撰。郑虎文,字炳也,号诚斋,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年未详。乾隆七年(1742)进士。官左赞善。虎文性情笃厚,于学无所不通。一主河南乡试,再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三

  • 久芬室诗集

    六卷。清郑襄撰。生卒年未详。郑襄字赞侯,一字湛侯,湖北江夏人。官安徽全椒县知县。此集凡六卷。自咸丰二年(1852)迄光绪十五年(1889),共存古近体诗八百二十五首。由挚友陈克劬选定。冯志沂评云:“深

  • 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