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济南府志

济南府志

①五十四卷,首一卷。清蒋祐修,唐梦赉等纂。蒋祐字意山,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人,康熙初原山东巡抚都御史国柱子,康熙二十四年(1685)自天津调任济南知府。唐梦赉(1632-1694)字济武,别字豹岩,山东淄川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六年(1649)进士,改庶吉士,八年(1651)授检讨,九年(1652)乞归养。时年未三十,专志学问,遂绝意仕途。他著述甚富,有《淄川县志》、《铜钞疏》《禁粜说》、《备边策》等。济南为古邑,其名始于西汉,置府于宋,其后数百年来,为山东首府,然而无郡志,此志为首创。蒋祐掌济南后,锐意修志。乃延家居著书的唐梦赉为总纂,历七月而告竣。《济南府志》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本。此志体例多仿照河南、陕西二通志体例,分类之法,颇多可采,并山、水归入舆地中,附宦迹以辅秩官,赋役志则以《赋役全书》为准绳,选举志更分辟贡恩荫,繁简适中,便于查阅。综观全书,义例谨严,文辞简洁,征引之繁,采访之备,殊非草率速成之志,一定有所依据。②七十二卷,首一卷。清王赠芳、王镇修,成瓘、冷烜纂。王赠芳字曾貤,号霞九,江西卢陵人。嘉庆进士,官至云南盐法道。著有《慎有余斋文集》、《请更定盐法疏》、《谨陈补救淮盐积弊疏》、《求补救河漕疏》、《试行海运疏》等。道光十二年(1832)任济南知府。王镇字中锋,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济南知府。成瓘字箬园,一字肃中,山东邹平县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著有《道光邹平县志》。按《济南府志》,雍正二年后,泰安、武定均升为府,统属亦有较大变迁。济南为府早在宋朝,雍正以后管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垣台、齐河、齐东、德州、清平、禹城、临邑、平原、陵县、长清、济阳十七州县。而将滨州及阳信、海丰、乐陵、利津、霑化、蒲台、青城、商河、新泰、莱芜、肥城划离济南府。前志遂废,济南府及所属十七个州县即无志。故王赠芳掌济南府后,始议重修志书。乃延成瓘等操笔削之任,稿成二卷,王赠芳升任云南盐法道,王镇自泰安州调任济南府,仍循旧章,三年未成,又升登莱兵备道。乃以志局自随,又三年,至道光二十年(1840)三月而告竣。前后经历七年,志局九迁,较康熙蒋祐志仅七月而成,且十倍其事。《济南府志》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全书七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卷二沿革;卷三疆域附形胜;卷四圻封;卷五至卷七山水;卷八城池;卷九公廨;卷十桥梁附闸堰;卷十一至卷十二古迹;卷十三风俗、物产;卷十四田赋;卷十五户口;卷十六仓储;卷十七学校;卷十八祠祀附寺观;卷十九兵防驿递;卷二十灾祥;卷二十一恤政;卷二十二盐法;卷二十三至卷三十二秩官;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八宦迹;卷三十九至卷四十选举;卷四十五至卷五十六人物;卷五十七至卷五十九列女:卷六十仙释;卷六十一方伎;卷六十二侨寓;卷六十三陵墓;卷六十四经籍;卷六十五至卷七十艺文;卷七十一杂记。卷首有序八篇,图三十二幅,凡例三十七则,目录卷有御制恭纪、宸翰恭纪、纶音恭纪。末卷为补遗及跋。此编体例,基本承袭施愚山《登州府志》,体例完备,资料翔实,尤以记述人物列传甚详,为济南府志中的佳本。此志尚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证人社约言

    一卷。明刘宗周(见《圣学宗要》)撰。作者初以顺天府尹罢归,与陶奭龄讲学于王守仁祠,以《证人》名其堂。此书为其条诫。首为《社学檄》,题为辛未三月,即崇祯四年(1631)所作。次为《约言》十则、《约戒》十

  • 长白李佳氏著书

    六种,六卷。清李佳继昌撰辑。李佳继昌字莲略,满族人,官湖南按察使等。六种为《左庵琐语》一卷(笔记类著作)、《初垣琐志》一卷(记其移官武昌后治狱等有关杂记)、《忍斋丛说》一卷(记其见闻)、《明治小录》一

  • 尚友斋论古

    无卷数,明涂一榛撰。涂一榛,生卒年不详,字廷荐,漳州镇海卫(今福建省漳州市)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举进士,由金坛令擢南京吏部郎,后官至通政司通政使,为官以清正著名。《尚友斋论古》一书把从春秋时期

  • 唐诗别裁集

    二十卷。清沈德潜(详见《古诗源》)选编。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时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要著作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清别裁集》等。此集

  • 智者大师别传

    一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智者大师别传》一书。灌顶作于隋仁寿元年(601),全传约有一万余言,详载智者大师智生平事迹。其目的在以此来昭示盛德,引导后学。灌顶在其著《国

  • 联句录

    五卷。明李东阳(1447-1516)编。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著有《东祀录》。此其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同游士大夫联句之作。东阳自为序,而丹徒知县江夏王溥刊行,侍读学士莆田吴希贤复辑题名

  • 古今说海

    一百四十二卷。明陆楫(生卒年不详)编。陆楫,字思豫,明上海(今地名同)人,赠礼部侍郎。陆深之子也,其它生平事迹及著述不详。此书约刊成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唐锦序言中称:“凡古今野史外记,丛

  • 两浙古刊本考

    二卷。清王国维撰。王氏本籍浙江,1919-1920年间应嘉兴沈增植主持之浙江通志局之邀请,依据搜辑诸家藏书目录增补所见所闻汇成此编。以刊行者为别,著录宋元时代两浙官私刻本,每书都撰解说考证。有《王忠悫

  • 论语正义补

    一卷。清刘恭冕(详见《何休注训论语述》)撰。恭冕完成其父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见《论语正义》)是书为《正义》刊后行的续作,为补《正义》之缺。其勼集先儒古谊,参考诸家之说,条举件系,写出留在家中,未及润

  • 论语师法表

    一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列表以明《论语》传授之源流,首分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目,传古传齐传鲁者,分列各目,张禹习鲁兼齐,总括齐鲁二目,郑玄兼取三家之长,郑沖、何晏混合三家,徐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