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秘藏

清秘藏

二卷。明张应文(生卒年不详)撰,其子张谦德润色之。张应文,字茂实,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号彝甫,又号被褐先生,明万历监生。因科场失意,乃转志于书画、菊兰。张应文博综古今,与王世贞相善,后自家乡徙居长洲,搜讨古今法书名画,著有《张氏藏书》、《清秘藏》等。张谦德即作《清河书画舫》及《真迹日录》的张丑,后改名为张谦德。此书分上下二卷,杂论古玩赏鉴等物,书名《清秘藏》,王稚登序中称取自倪瓒清秘阁之意。上卷分二十门,下卷分十门,其体例略如《洞天清录》,其文则多采前人旧论。如“铜剑”一条,本江淹铜剑赞之类,等等,而于所采,皆不注出处,不出明人著书之习气。其中所列香名,多引佛经;所列奇宝,多引自小说,颇参以子虚乌有之谈,亦不为典据。但其对于一切器玩,皆辨别其真伪,品第甲乙,以及收藏、装裱之类,一一言之甚详,颇有可采之处。卷末记所蓄所见一条,称其所蓄法书惟宋高宗行书一卷,苏子瞻诗草和元赵子昂的《归田赋》。所蓄名画只有唐周昉的《戏婴图》、宋人《罗汉》八幅,《画苑杂迹》一册、元倪云林《小景》一幅而已。而其子张丑即张谦德作《清河书画舫》所列于张应文名下之书、画真迹有三十一种,大概是为夸饰其富而为,不足为信。此书有《知不足斋》本,原附张谦德《真迹日录》之后。另有《藏修堂丛书》本、《翠琅舫馆丛书》本、《美术丛书》本以及明钞本、《四库全书》本等。后人曾将此书析为三卷,改题《筠轩清秘藏》,托名董其昌撰。

猜你喜欢

  • 管子校正

    二十四卷。清戴望(1837-1873)撰。戴望,字子高,浙江德清人。清同治年间,任金陵书局校勘。著有《管子校正》、《颜氏学记》等多种著作。戴望对散录于群书中的《管子》言论,加以整理,按照《管子》一书的

  • 闽游月记

    二卷。明末清初人华廷献撰。华廷献字修伯,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月未详。崇祯进士,曾官明福建沙县、归化知县。《闽游月记》记华廷献宦游福建乙酉(1645年)丙戌(1646年)两年间所闻见事。起自除补归化县赴闽

  • 快独集

    十八卷。明李尧民(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李尧民字耕尧,山东济宁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著有《快独集》。此集为李尧民诗文别集,凡十八卷,诗六卷,文十二卷。前有

  • 籀经堂经说

    一卷。清陈庆镛撰。庆镛字乾翔,别字颂南,福建晋江人,道光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庆镛不仅疏劾贵近,敢于直言,而且经学亦颇精深。篇中如《生民首章鲁毛异同解》云:“使姜嫄为喾妃,稷为喾子,则周鲁何以特立

  • 筠溪乐府

    一卷。宋李弥逊(1090-1153)撰。弥逊生平详见《筠溪集》辞目。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筠溪乐府》一卷。本书又名《筠溪词》,共录入其词八十二首。其词属豪放一派,长调颇多,其长调多学苏轼,格调高昂

  • 礼记注残本

    一卷。此书无撰人姓氏,仅存《燕义》第四十七,一卷。其编次首为《记文》、次录《正义》,再次《通论》,后录《余论》。大抵皆录宋元诸儒之说而证释,其自叙所见,则加“按”字,至清代诸儒之说,均未入录。且书内钩

  • 邶风说

    二卷。清代龚景瀚(1747-1802)撰。景瀚字海峰,福建闽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官至兰州知府,送部引见,卒于京。景瀚工古文辞,有《淡静斋文钞》传于世。是书首有自序,称成于乾隆戊戌(17

  • 别本罗念庵集

    十三卷。明罗洪先(1504-1564)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后召拜春坊左赞善。罗洪先为文,初效李梦阳,晚乃自成一家。著有《冬游记》一卷。

  • 对雨楼丛书

    五种,三十五卷。清缪荃孙(详见《云自在龛丛书》)编。此丛书影印古籍旧刻,多有价值。如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十卷,记西蜀之事,曾刊于《津逮秘书》中,也有旧本流传。士礼居藏有三本,一为宋刊本,一为旧钱罄室家

  • 宁国府志

    ①三十四卷。清宋斅修,钱人麟等纂。宋斅,江苏长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来任宁国府知府。钱人麟,江苏武进人,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宁郡有志,创始于明成化年间,嘉靖中复修,万历三修,清康熙四修,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