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蛮丛笑
一卷。宋朱辅撰,朱辅字季公,南宋未桐乡(在今安徽桐城县北)人,朱翌子。其生卒直、仕履均不详。溪蛮即武陵五溪蛮,有雄溪、沅溪、酋溪、溪、辰溪、皆为蛮夷居新,清代其地属湖南辰州(今湖南沅陵)境。朱辅尝为官至此地,并据其见闻、作成此书。本书记其种类风土物产颇备。例如:阑干布传于汉代,三脊茅出于包茅山等等。数典详瞻。至于俗尚之异、种类之别,曲折纤悉、罗列明晰、事虽琐碎但用词文雅,可称工于叙述。《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四》说此书:“用资考证,多益见闻。固不容以琐屑废焉。”
一卷。宋朱辅撰,朱辅字季公,南宋未桐乡(在今安徽桐城县北)人,朱翌子。其生卒直、仕履均不详。溪蛮即武陵五溪蛮,有雄溪、沅溪、酋溪、溪、辰溪、皆为蛮夷居新,清代其地属湖南辰州(今湖南沅陵)境。朱辅尝为官至此地,并据其见闻、作成此书。本书记其种类风土物产颇备。例如:阑干布传于汉代,三脊茅出于包茅山等等。数典详瞻。至于俗尚之异、种类之别,曲折纤悉、罗列明晰、事虽琐碎但用词文雅,可称工于叙述。《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四》说此书:“用资考证,多益见闻。固不容以琐屑废焉。”
十二卷。清张焕纂修,贾永宗增修。张焕,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身贡生,曾任满城县知县,后官至直隶真定、顺德、河间三府漳河同知。贾永宗,字士可,号亦久,大同山阴人,曾任满城县知县。康熙四十三年(17
十四卷。清徐文靖(生平事迹见《禹贡会笺》条)撰。此书成帙时,徐氏年已九十。卷一、二为释卦爻,卷三、四释彖传,卷五六释象传,卷七、八释系辞,卷九释文言,卷十释说卦传,卷十一释序卦传,卷十二释杂卦,卷十三
三卷。元胡炳文(1250-1333)撰。胡炳文字仲虎,徽州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潜心朱熹之学,延祐中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世称云峰先生。著有《云峰集》十卷、《春秋集解》、《周易本义通释》等。自晋李
十八卷。清姚琅等修,陈焯等纂。姚琅,号书岑,浙江石门人。清顺治九年(1652)拔贡,官至礼部祠祭司主事员外郎、兵部职方郎中,康熙九年(1670)升任安庆知府,十三年去官。陈焯,字默公,号越楼,安徽桐城
六卷。清唐英撰。唐英字俊公,沈阳人,官九江关监督。唐氏以明张氏(位)《问奇集》、李氏《问奇一览》所列骈字略而未详,且多讹误,因搜辑群书,于骈字下备注出典,并载出处,删讹补阙,又以己见折衷而成是书。卷五
一卷。清劳潼编。劳潼字润之,号莪野,乾隆举人,官国子监学正,著有《救荒备览》、《读史随笔》等书。为谱主门人。谱主冯承修(1702-1796),字达天,号潜斋,广东南海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
十八卷,附记四卷。清杜文澜(1815-1881)撰。杜文澜,字小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曾任江苏按察使、苏松太道等职。道光三十年(1850),随湖广总督裕泰部镇压湖南李元发起义。清军围攻扬州太平军,
三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见《绥寇纪略》条。其书于康熙十三年初刻成书(时称邹氏本,即为明逸民邹式金刊刻)时,仅存十二卷。嘉庆九年(1804年),张海鹏从萧子山处,获得吴伟业所遗手稿三卷,大喜过望,认为
四十卷。明申时行(1534-1614)撰。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第一,授编修,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相,谥文定。著有《书经讲义会编》。是
十六卷。明黄澍(生卒年不详)、叶绍泰(生卒年不详)同编。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所收自《吴越春秋》始,止于《薛收元经传》,共四十六种。书首有凡例,凡例中称:“六朝诸家文集等一篇不收”,而实际上却收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