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满州小学集注

满州小学集注

六卷。汉本宋朱熹撰,明陈选注,《四库全书》已著录。清圣祖康熙命尚书顾八代翻译。世宗时,特命校对授梓,以资学习。雍正五年十二月,上亲为制序颁行,为满文本,内容与汉本相同。内篇有四:曰立教第一,明伦第二,敬身第三,稽古第四;外篇有二:曰嘉言第五,善行第六。按《小学》一书,《四库全书》著录的,有明天台陈选集注本;刻版的有台守许继,莆田李德用,但原刻少传。藏本有万历时李多见刻本,视此雍正殿本,少有出入;此外有张仕可直解本,丁晏校读本。唯陆氏三鱼堂所刻,明吴讷集解本,以精雕著称。同治初荟萃雍正殿本,万历李本,及吴氏,集解本三种,参互较勘,斟酌取舍,考订最精,以此满州本与之校对同异。满州本开卷冠以雍正五年十二月初三日庙御序。首行标题,御制小学序,次为朱子原序,但首行即书,古者小学云云,而不标题。自朱子原序以下,凡原书语句,乃至各语句,注解,一并照翻,次为小学题辞。满州本亦首行便书,元亨利贞句,亦不标题,题注饶氏语亦不著,次即小学本书。首行题,小学集注卷之一,万历本唯题《小学卷一》四字。又万历本许文正公曰云云二十字,在书题之后,内篇二字之前,作两行小字。此本则在内篇二字小注之首节,下与夏氏曰一节相属,立教第一注。此篇述古圣人所以立极教人之法;万历本作此篇述古圣人所立教人之法。无“以”字“极”字,又发虑注,“虑”谓“思虑”;万历本作“虑”谓“思患”。奔则为妾注,谓不待聘而从之下;万历本有丧之为言齐也,以礼聘问,得与夫敌体也。妾之为接也,得接见于君子,不得敌体也三十四字。三曰六艺注,指学,万历本作“处事”,似误。以上略考内篇立教第一章之同异处。若夫明伦第二章以下,乃至外篇六卷之同异。当按之原书。提要不能全说的详细。有雍正内刻本。

猜你喜欢

  • 因园集

    十三卷。清赵执信(1662-1744)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颇为朱彝尊等所引重,官至右春坊右赞善。赵执信少颖慧,

  • 孝经王氏解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清马国翰辑。王肃字子雍,东海郡(今江苏东海)人,三国魏学者。曾拜散骑常侍。学术上推服马融、贾逵,而不喜郑玄之学。注有《孔子家语》,集有《圣证论》等。《孝经王氏解》载于

  • 孝经注义

    一卷。清魏裔介(详见《易经大全纂要》)撰。该书对《孝经》分章进行诠释。其训诂字义的标题曰“注”,敷衍语音的标题作“义”。词旨浅近,为课蒙之作。

  • 缶庐别存

    三卷。清吴俊(1818-?)撰。卒年不详,约于光绪末年。吴俊字昌硕,号缶庐,浙江安吉人。宿慧清才,诗书画擅名三绝。以书画自给。著有《缶庐诗》四卷。《缶庐别存》首卷系《题画诗》,古近各体共六十首,后附《

  • 蔀斋集

    十五卷。明林志(?-1427)撰。林志,字尚默,闽县(今福建闽侯)人。永乐十年(1412)以第二人及第,授编修。历修撰侍读右春坊谕德。他居官淡于荣进,以雅尚为朝士所称,诗也因此表现出淡雅的情怀。事迹具

  • 张文定公文选

    三十九卷。明张邦奇(1484-1544)撰。邦奇,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鄞县(浙江宁波)人。十五岁作《易解》及《释国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邦奇性孝友,其母年已九十余岁

  • 黎氏家集

    十二种,三十六卷,附刊四种,六卷。清黎庶昌(1837-1897)编。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廪贡生,曾为曾国藩幕僚。光绪二年(1876),任驻英国参赞,后兼任驻法国、西班牙等国参赞。光绪七年(188

  • 旗亭记

    二卷。清金兆燕(约公元1775年前后在世)撰。金兆燕,字钟越,一字榕亭,号兰皋生,全椒(今属安徽)人。他幼年聪敏,号称神童,中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扬州郡学教授。工诗词,兼擅骈

  • 屺思台文集

    八卷。《诗集》一卷。清刘子壮(1609-1652)撰。刘子壮,字克酞,号稚川。黄冈(今属湖北)人。明崇祯举人。顺治六年(1649),考中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后充会试同考官,寻告假归乡,次年去世

  • 金石莂

    不分卷 清冯承辉撰。冯承辉,字少眉,清嘉道间云间(今属上海市)人。此书录冯氏“古铁斋”所存三代至宋之金石,有盘、敦、鼎、戈、镜及砖瓦之属,凡有文字可资考证者,悉照原本仿摹上版。唯古钱历代甚多,仅录刀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