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常宗集

王常宗集

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明王彝(?-1375)撰。王彝,字常宗,其祖为蜀人,本姓陈氏。父为江苏昆山教授,遂迁嘉定(今属上海)。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书成赐金币遣还。寻选入翰林,以母老乞归养,自号妫蜼子。后以魏观《上梁文》事,与高启一齐被诛。是集本名《三近斋稿》。系弘治中都穆所编,凡四卷,其中文三卷、诗一卷。刘廷璋、浦杲又辑补遗一卷。而世所传钞本,又有续补遗一卷,不知何人所辑。有清张蓉镜跋。但考其体例与全集相符,不似伪作。王彝之学出于天台孟梦恂,孟梦恂之学出于婺州(今浙江金华)的金履祥,本真德秀文章正宗之派,持论谨严,甚至有些过于偏激。因此其文学观较为保守,将元末较有生气、已成雄奇怪丽风格的杨维桢诗文,指斥为文妖。王彝诗文较为平淡,间或有精警之作。后人评价亦有不同。有人认为“其古文明畅英发”,王士祯《香祖笔记》则称:“今观其诗,歌行拟李贺、温庭筠,坠入恶道,余体亦不能佳,安能与高、杨相颉颃乎!”此评价贬抑较甚,不可为据。平心而论,其文大致淳谨,诗亦时有清畅之作,并非无可取之处。是集有明弘治刻本、清抄本存世,亦被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愧郯录

    十五卷。南宋岳珂(1183-1234)撰。岳珂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详见《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此书主要杂记宋代各种制度,间及金制,参证旧典之异同。取《左传》郯子来朝、仲尼问官之事,以所言通知掌故,有

  • 明尺牍墨华

    三卷。清黄本骥(生卒年不详)编辑。黄本骥字仲良,一字虎痴,湖南宁乡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黔阳教谕。著有《圣域述闻》、《嵰山绀雪》等。入清以来社会上尚保存着不少有关明人的尺牍。黄本骥认为在短柬

  • 耻亭遗书

    十卷。清代周宗濂撰。周宗濂字简庵,华亭(今属上海)人,官至潜山县教谕,著有《文献通考节贯》等书。此书是作者关于《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仪礼》等书的读书笔记。书后附有《曰

  • 苏文奇赏

    五十卷。明陈仁锡(1581-1636)编。陈仁锡,字明乡,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生平详见《系辞》(辞目)。此编共五十卷。系由《东坡七集》中分体选录而成。并以时文之法加以批点。至于志林之属,亦皆摘录之

  • 五经不二字音韵释文

    五卷。清庄缤澍缉。首有缤澍自序。此书是继《四书不二字》之后而作的。对五经白文及传注作了统计,其字为《四书不二字》所无的,有二千二百多字。以前梁溪邹氏辑有《五经音韵合注》一书,只标音韵,不专主韵府,又不

  • 爱吾庐集

    八卷。明徐良傅(1333-1395)撰。徐良傅字子弼,东乡(江西东北)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因言事斥为民。其门人汤显祖所作传,载其行履颇详。此集共八卷。其诗体略近七子,气度安

  • 孟子编年考

    一卷。清何秋涛(1824-1862)撰。秋涛字愿船,福建光泽人。道光进士,官至刑部主事。曾主讲于保定莲池书院,关切时政,重视边疆史地研究。著有《朔方备乘》等。此书考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前385年)四

  • 楚辞节注

    六卷。附《楚辞叶音》一卷。清姚培谦(1693-1780)撰。姚培谦,字平山,号鲈香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雍正中保举人材,不赴。好交游,名满江左。著有《楚辞节注》、《增集左传杜注》、《经史臆

  • 毛诗周韵诵法

    十卷。清汪灼(生卒年不详)撰。灼字渔村,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无考。是书自序云:古今多韵书,名为韵,实为类音。凡字一出顿住曰音,字终而音袅袅有所归曰韵,故周德清《中原十九韵》可称说诗韵之始

  • 秋梦杂剧

    一卷,一折。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盦阁诗集》(辞目)。该剧为李慈铭《桃花圣解盦乐府》二种之二,作成于咸丰十年(1860)。写江南书生莫峤客居京师一载,家书断绝,思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