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瑶石山人稿

瑶石山人稿

十六卷。明黎民表(约1549年前后在世)撰。黎民表,字惟敬,自号瑶石山人。从化(今属广东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授翰林院孔目,历吏部司务,官至河南布政使参议。民表好读书,诗与梁有誉、欧大任齐名。工画,尤善书法。著有《瑶石山人稿》《清泉舍小志》等,黎民表的诗颇负盛名,甚受诗论家推重。其诗虽错采镂金,而风骨典重,无绮靡涂饰之习,盖与太仓(王世贞)、历下(李攀龙)同源而派稍异。根据陈文烛序可知。黎民表生前,镇江钟太守曾为其刻过诗集。但此刻本今已不存。《瑶石山人稿》乃是黎民表去世后,其子黎君华重新编辑,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刊刻,并请陈文烛作序。除开头有三篇赋外,余皆古近体诗,共十六卷。今存有明万历年间刻本。

猜你喜欢

  • 连山归藏逸文

    一卷。清观颒道人录,辑佚书。道人为闽中人,姓名、事迹不详,所辑二《易》之文颇简略,远不如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而且所录多残篇断句,也不注明原本,较为混乱。从内容上看,所录二《易》皆据清初瞿昙谷校

  • 古今诗话探奇

    二卷。清蒋鸣珂辑。蒋鸣珂,字芥孙,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作者因《诗话选隽》一书采辑群言颇为尽善,惜乎集隘学者少之,而据案头所积生意展阅,录其最为奇绝者,以补《选隽》中所不逮。上卷为《诗话探奇

  • 续复古编

    四卷。元曹本(生卒年不详)撰。曹本字子学,大名(今属河北)人。尝为都昌丞,调官京师,出佐信州幕府。是书为订补张有《复古编》之作,体例悉仍《复古编》之旧,而字数大增:张书二千七百六十一字,是书六千零四十

  • 六官政考

    十卷。不著撰人。书共十册,分为天官一册、地官一册、春官三册、夏官三册、秋官一册、冬官一册。记事起自五帝三代,止于清代。书中对夏官之蒙古,叙述特别详细。对清代蒙古内外札萨克部名,都一一记载在册,即使没有

  • 杂剧十段锦

    十卷。明无名氏选辑。此书收录了明人杂剧十种,以“天干”为目,分为十集,每集收一剧。书中所收《关云长义勇辞金》、《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蟠桃会八仙庆寿》、《赵贞姬死后团圆》、《黑旋风仗义疏财》、《清河县

  • 考信编

    七卷。明杜思撰。思字子睿,邓县(今属河南)人。嘉靖进士,官至青州府知府。是书皆载上古之事。其目有二:原始考,始自盘古氏讫于燧人氏;读坟考,始自庖牺氏,讫于帝魁。编年纪月,记动、记言,全作策书之体。题曰

  • 南海县志

    ①二十卷。清魏绾主修,陈张翼纂。魏绾,平越(贵州福泉)人,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南海知县。陈张翼,浙江人,举人,广东知县。南海,南海郡番禺县地,隋析置今县。宋有《南海志》十二卷,元有《南海县志》

  • 续公羊墨守

    二卷。民国吴树荣(详见《续左氏膏肓》撰。该书目的在于尊崇《公羊传》,他认为,必使《公羊》之大义炳如日星,而后《春秋》笔削之微权昭回云汉;读《春秋》必通三世三统、黜杞故宋亲周王鲁之微言大义,而后始知圣人

  • 论语手札

    三卷。朝鲜丁若镛撰。若镛著有《易学绪言》。是书为奎章阁所藏抄本。每半页有十行,每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全书共三卷。不释全部经书,只从《论语》各节中把有疑义的分别摘录出来,而按自己的见解论列之

  • 南汉书三种

    八卷。清吴兰修(生卒年不详)撰。吴兰修字石华,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县)人,嘉庆举人,官信宜训导。关于五代十国之史书多有流传,惟南汉胡宾王《刘氏兴亡录》,原书久佚,吴兰修博采群书,仿古史体例,以年为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