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真主灵性理证

真主灵性理证

二卷。意大利卫匡国(?-1661)撰。卫匡国字济泰,耶稣会士,崇祯十六年(1643)入中国,除回罗马一次为耶稣会在仪式问题上作辩护以抗多米尼古人外,大部分时间在中国传教。清初他从杭州北行抵长城而止,所经数省之地,都一一图而测之,定其经纬,于1655年出版了一张中国地图,还写过一部中国历史书。最后死于杭州。《真主灵性理证》原为二书,一名天主理证,一名灵魂理证,原刻本颇多散佚,后由马良重刻,合为一书,题名为《真主灵性理证》,书前有马良作序。上卷撰述天主理证,共四篇,证天地间之有主宰。下卷撰述灵魂理证,共二十二篇,证人类之有灵魂。按基督教所创天主造天地万物及降生救世诸迹,此书略诸说不言,反言天主灵魂,可谓善于藏拙者。有土山湾印书馆重刻本。

猜你喜欢

  • 政经

    一卷。南宋真德秀(详见《大学衍义》)撰。真德秀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时,以“廉仁公勤”四字励僚属,复立惠民仓,置社仓。知福州时,告戒所部,无滥刑横敛。他在朝中的时间较短,多居外任,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故

  • 宗室王公世职章京爵秩袭次全详

    不分卷。清黄表(生卒年不详)撰。表字君开。该书统编清宗室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之爵秩。列表遵照横格定式,直则得其辈分,横则辨其亲疏。其功绩事迹载于国史《玉牒》中,故不立传。《玉牒》经1900年八国联军之

  • 大学直解

    二卷。清王建常撰。建常著有《书经要义》。是书前有王钺序,称其穷究四书,今所传者只《大学》二卷。是书大旨依《朱子章句》,首列经文,次为朱注,低一格,次为口义,次为辑说。口义者,建常以己意绎注意,期于详尽

  • 经传释词

    十卷。清王引之(详见《经义述闻》)撰。本书写成于嘉庆元年(1798)。鉴于从汉以来,宗尚雅训,偏重实词,举凡实义所在,既明著之,而对于语助、虚词,往往略而不究,甚至以实词之义来解释,使文字扞格,语意不

  • 四书诠义

    三十八卷。清汪绂撰。汪绂原名烜,为学宗朱子。是书从《集注》,自序谓“勉斋诸贤,躬承师说,虽间有发明,何王许金陈胡吴史而下,已浸失微言之绪”,因而“复会群言,辨伪纠谬”。序后又有例言,以为讲章家涉陆学者

  • 古今图书集成

    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一万卷。清陈梦雷(1651~1741)原编。清蒋廷锡(1669~1723)等奉敕校勘重编。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年号松鹤老人。福建闽侯人。康熙年间进士,受编修。为康熙第三子诚

  • 永顺府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张天如纂修。张天如,字念斋,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永顺府知府。永顺设府始于雍正五年(1727),其下辖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四县。张天如任永顺知府后,分檄属邑辑县志上之,躬自综

  • 草韵汇编

    ① 二十六卷。清陶南望撰,陶南望字逊亭。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康熙年间。书中记草书家从秦程邈记起,至明代朱克诚,共三百四十一家。其草法分韵编次,平、上、去三韵部分是陶南望亲辑。

  • 钝安诗

    十二卷。《补遗》二卷。傅熊湘(1882-1930)撰。生平见《国文法》条。《钝安诗》的前十卷为作者亲手编订,其中,前八卷始于民国辛亥(1911年),迄于民国十三年(1924),为古今体诗,凡少时作品与

  • 儒林传稿

    四卷。清阮元(详见《经籍纂诂》)撰。嘉庆十五年(1810年),元为侍讲,兼国史馆总纂,创编儒林传。他说:“两汉名教,得儒经之功;宋明讲学,得师道之益。故理学经学一并同列。”该书自顺治至嘉庆之初,共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