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郭步韫撰。郭步韫,生卒年不详,号独吟,湖南湘谭人,鄠县知县郭汪灿之姑母,邵某之妻。此书是《湘潭郭氏闺秀集》中之一,书前有郭润玉所作序言,共收诗七十四首。有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
二卷。明陈念先撰。念先,慈溪(今属浙江)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主要记其八世祖陈敬宗官南雍间事实。敬宗,字光世,永乐二年(1404)进士,曾官南雍20年,严重有师法,与北雍祭酒李时勉齐名,世称南陈北李。
①六卷。清姜兆锡撰。姜兆锡(1666-1745)字上均,江苏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6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荐充“三礼馆”纂修官。精《三礼》之学。著《礼记章义》、《周易本义述蕴》、《周礼
无卷数 汉郑玄(详见《周礼郑氏音》辞条撰,清王谟辑。《后汉书·郑玄传》称郑注书及著书凡百余万言,独不及《三礼目录》;《隋书·经籍志》始载郑玄撰《三礼目录》一卷,注云:“梁有陶弘景注一卷,亡”;又陆德明
三卷。清姚东升撰。东升字晓山,绣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事迹不详。据编首杨炳图序及东升自序,知为乾隆、嘉庆时人。此书成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共上中下三卷,合为一册,为东升手稿本。其书不完全解释全经,但有
八卷。一名《三山野录》。佚名撰。有人称是戴笠撰,但不知所据。该书又名《思文纪略》。用纲目体专记南明唐王监国福建史事。起弘光元年(1645)六月,至次年九月清兵攻陷福州,曹学佺等殉难止。凡朝章大政、诰敕
八卷,清赵廷玑修,王锡卣纂。赵廷玑,字浚之,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寿宁县知县。王锡卣,寿宁县儒学教谕。考寿宁县志,创修于明景泰间。二修于嘉靖二十七年邑令张鹤年。三修于万历二十三年邑令戴
五卷。明陈际泰(详见《易经说意》)撰。际泰平生以写作科举考试文章著名,研求经学非其所长,所以此书对五经诠释也用时文之语。现存有明崇祯六年刻本。
十六卷。叶德辉撰。叶氏家藏丰富,每得一书皆记其前后题跋,此编即汇辑所藏书籍题跋而成。此前曾刊行《观古堂藏书目》,随后收藏益丰,故可视为藏书目录。是志按四部编排,卷一二经、卷三四史、卷五六子、卷七至十六
十三卷。清金衍宗(生卒年不详)撰。金衍宗,字岱峰,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志在通经,不屑为举子业。年十七岁时作《银河篇》,芸台学使奇其才。后专以十三经注疏为主。曾以孝廉得县令,政绩不佳,后两任临安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