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祖述约义私绎

祖述约义私绎

一卷。无撰述人姓名。此书只录《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又删去了一大半经文,也不引训诂,可是此书释义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如此书认为《尧典》中“钦明”等十八字,是总括帝尧之德盛化神,为史臣的赞美之词,确是新见。此书还不以攻古文者为是,认为“凡事理之荒昧难通者,有征亦属传疑;事理之切实不移者,无征亦足资信。”颇为灼见。此书“后序”云:“典、谟所记,如命官分职,授时宅土,敷教明刊,工虞礼乐,六府三事之功,仪、象、瑞、节、车、服、律、度、量、衡之制,禋祀巡觐考绩之期,灿然大备。然备其目而不详其事,殆所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故此书取“仲尼祖述尧、舜”之意,而名其书为“祖述”。本书为原稿本。

猜你喜欢

  • 两山墨谈

    十八卷。明陈霆(详见《唐余纪传》条)撰。此书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前有德清县知县李檗序。李序中称“水南先生既谢尘鞅,结庐两山之间,居左右图书,放情山水,锐意述作,于世俗外交泊然淡然也。李子公暇得

  • 道德宝章

    一卷。宋葛长庚(1194-1229)撰。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等。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过继为白氏子,改名白玉蟾。隐于武夷,拜陈楠为师,着道装,浪游华

  • 黄帝阴符经集解

    见袁淑真《阴符经集解》。

  • 学圃萱苏

    六卷。明陈耀文编(详见《经典稽疑》条)。此书杂录各书新异之语,不立门目,也无所考订。盖随阅随钞,自备谈资而已。初在陈耀文官陕西时纂此书,因其官署后有双桧,乃题曰《桧林杂志》。待陈耀文归故里后补辑成帙,

  • 拾遗书

    一卷。明林塾(生卒不详)撰。林塾,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明宏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他考订明惠帝建文年间诸臣前史无记载者54人,编为《拾遗书》,但所载与其前诸书略同,行文简略

  • 枝语

    二卷。清孙之騄(生卒年不详)撰。孙之騄字子骏,号晴川,仁和(今江苏省滨海县)人。贡生,雍正间官庆元教谕,性情耿介,博学群书,尤专好古,著述很多,有考订类、农家类、杂史类等。著有《尚书大传》三卷、补遗一

  • 孙威敏征南录

    一卷。宋滕元发(1020-1090)撰。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后以字为名,字达道,东阳(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谥章敏。多次出任州郡,号称名帅。《孙威敏征南录》记载宋皇祐四年(1052)

  • 那恭勒满汉摺稿

    八卷。清那清安撰。那清安字慎修,号竹汀。姓叶赫那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三甲第二十一名进士,授户部主事,洊陛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副都统,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刑部、工部侍郎,都

  • 衡门集

    十五卷。明郑履淳(约1578前后在世),编,其子郑心材(约1590前后在世)续成。郑履淳,字叔初,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郑心材,字敬仲,号思泉。生卒年不详。

  • 尔雅文字考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号果溪,安徽休宁隆阜(今安徽屯溪市)人。年二十问学于江永,中年又与惠栋、钱大昕、王鸣盛等交游。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次年试礼部不第。三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