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禘祫辨误

禘祫辨误

二卷。清程廷祚(1691-1767)撰。廷祚字启生,号绵庄,江宁(今南京)人。著有《大易择言》、《彖爻求是说》。程氏释禘祫认为:大禘是殷祭。禘是祭宗庙而非祭天,王肃解诂远胜于郑笺。烝祭、尝祭必定将远近祖先合祭于太庙,以此表达敬意,大概推断祖先之意,也想象活着的人那样聚集一堂饮燕乐。这就是祫祭的意思。祫祭于亲庙尚不满足,因之进一步祫祭于毁庙。(未过高祖者为亲庙,过高祖者移神主于太庙中,称毁庙。)祫祭于毁庙尚不行,进而祫祭于太庙。祫祭之礼方毕。禘祭仅一种,祫祭实有两种。《礼记·曾子问》“祫于祖庙无虚主”这是烝祭、尝祭之祫祭,是小型祫祭,通用于天子、诸侯。《公羊传》“毁庙未毁调之主皆升于太祖”这是夏季举行的祫祭,是大型祫祭,只适用于天子,这种祫祭就是禘。自古来学者之失,在于认为禘祫不是时祭,同时“五年一禘”,“殷祭”等语又自《礼》纬书窜入《公羊传》,此后即谬种流传,人多不辨。该书首辨禘祫不在时祭之外,次言禘为夏季祭,再次辨《公羊传》“五年而再盛祭”。“殷祭”之误,再次辨郑玄、何休从《礼·纬》之误,再辨唐赵伯循一祭“以始祖配之”不兼群庙之误,再辨胡致堂天子仅有禘祭无祫祭之误。援引丰富,很有参考价值。该书现存道光五年(1825)东山草堂刻本。

猜你喜欢

  • 读书杂志

    八十二卷。清王念孙撰。王念孙生平见“广雅疏证”。此书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子》等九种书的文字讹误详加校勘,于音训异同及句读错乱

  •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诗总闻

    二十卷。王质(1127-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属山东)人。后徙兴国(今属江西),南宋文学家。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任枢密院编修。王质博通经史,有文才,为张孝祥父子所器重,与

  • 贾阆仙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贾阆(一作浪)仙》是一折短剧,写中唐诗人贾岛吟诗之事。据叶承宗自记,此杂剧作于顺治二年(1645)除夕之日,尔后带着剧稿到南方,准备付梓,在兵乱中原稿遗失,后凭回

  • 天风佩韵轩草

    二卷。《诗余》一卷。清许嘉仪撰。许嘉仪,字仙圃,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江苏知县大兴汤世熙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书前有确园老人陈宝、黄景洛所作序言,有方钟琇、方浚及汤淑

  • 镜烟堂十种

    二十六卷。清纪昀(1724-1805)编。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有《纪文达公遗集》、《

  • 仪礼经传通解

    三十七卷,附《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

  • 诗绪余录

    八卷。清黄位清撰。位清字瀛波,广东番禺(今属广州市)人。生平不详。孔门论诗曰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朱子以为绪余,本书题名绪余盖取诸此。然书中兼及虫鱼,则以诗之虫鱼亦多。本书首有自序及例言,大抵以毛传、郑笺

  • 学诗绪余

    不分卷。清潘锡恩撰。锡恩字醇甫,安徽泾县(今安徽省泾县)人,嘉庆辛未(1751)进士,生卒年不详。此书是就徐士俊所撰《三百篇鸟兽草木记》而作的考释。只涉及鸟、兽、鱼三篇。徐士俊原文,当有鸟、兽、鱼、虫

  • 中庸辑略

    二卷。宋石编,朱熹删定。字子重,号克斋,新昌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官至太常主簿,出知南康军。《中庸》为《礼记》第三十一篇,本不属于《礼经》,而是子思之作。汉儒以无所附属,编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