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卷。清蔡瀛撰。蔡瀛,字小霞,江西德化人。《庐山小志》道光四年(1824)刻本,共二十四卷。其谓庐山曰,古名南障山,或曰敷浅原。道经所谓第八洞天,三十六福地也。高七千三百六十丈。周回五百余里。三面
二十卷。《补遗》一卷。清李兆洛(1769-1841)撰。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学者称养一先生。客居武进(属江苏境)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改庶吉士。官凤台知县。工诗古文,精考证,尤长于舆地
见《阴符经解》。
二十卷。清金城修,陈恢纂。金城,曾任新昌县知县。此志为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全书二十卷,分为:卷一舆图、建置,卷二山川、水利,卷三至卷四食货上下,卷五礼制,卷六氏族,卷七大事纪,卷八职官表,卷九
六卷。清代张云璈(1747-1829)撰。张云璈字仲雅、一字简松,号复丁老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举人。著有《金牛湖渔唱》、《选学胶言》、《选藻》、《复丁老人草》、《三影阁丛书》、《简松草堂
五卷。清刘献廷(1648-1695)撰。刘献廷字继庄,一字君贤,别号广阳子,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刘献廷悉心治经世之学,“象纬舆地,无不穷究”,万斯同引其参明史馆事。刘献廷殁后,弟子黄宗夏辑录其遗
十六卷。清代许氏刻王澍之书。王澍为清代书家,字虚舟。王澍墨迹,为周以动旧藏。此帖所收是王澍临古帖,其临历代诸家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徐浩、李阳冰、陆柬
一百卷。明朱洙撰。朱洙字一江,临海(今属浙江)人,正德辛巳进士。是书因宋史而重修,另创义例,大旨是以明继宋,其中,不仅将辽、金两朝列于外国,而且对有元一代的年号尽删削,重新进行排列,以明太祖之高祖追称
六卷。明邹德溥(见《易会》)撰。《明史·艺文志》作八卷。该书专为科举考试而作,于《春秋》经文拟出题目,每题拟一破题,下引胡安国《春秋传》之说,并论及作文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为书坊伪托。今上海图
五卷。清孙之騄(生卒年不详)注。孙之騄字子骏。浙江仁和(今杭州)八。约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在世。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今浙江)教谕。玉川子,乃为唐诗人卢仝(?-835)之自号。他的诗对当时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