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窥天外乘

窥天外乘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为王世懋诸多著述之中较有价值的一部书。专论明代掌故、故事,中间参以作者之论断。许多记载持论公正,足资参考。尤其是关于明代掌故之记载与辨疑,较有价值。此书体例颇似《龙川略志》之体例。但《龙川略志》只记作者之所阅历之事,而《窥天外乘》则泛言明朝一代之事。其中关于“建文当复年号、修实录;景帝当称宗;兴献帝不当祔庙;仁宗、宣宗不宜以兴献帝之故而早祧”等条,持论皆正。同时他又对“宣德非建文之子、元顺帝非合尊子”等加以辨正,认为这些一出于建文故臣之口,一出于宋遗民之口,均未可信。另外书中所记关于佩袋官窑器之类,亦足资考证当时之掌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版本很多,有《王奉常杂著》本、《纪录汇编》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元明善本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佐治药言

    一卷,续一卷。清汪辉祖撰。汪辉祖(1731-1807),字焕曾,幼名鳌,号龙庄,称龙庄居士。乾隆进士,官至署道州知州,因事被夺职后,为州县官作幕僚三十余年,精于刑名之学,善断狱。乾隆五十年(1785)

  • 凤山郑氏诗选

    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7)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迁南户部郎中。著有《易经通论》等多部书。此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郑孔道,号一所,

  • 四书句读辨

    一卷。清于光华录。光华字惺介,江苏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是卷以俗师多不辨句读,句读一误便失书理,因举此以正之。其要者,如《大学》“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十五字为一句。《论语》“吾与女弗如也

  • 灌畦暇语

    一卷。作者不详。根据书中记载,作者自称老圃。在唐太宗一条,独称臣、称为皇祖,可知其为唐人。又该书引韩愈诗二章,云“后来岂复有如斯人”,则知为中唐以后时人。在《灌畦暇语·自序》里,作者自称“早年血气未定

  • 水明楼集

    十四卷。明陈荐夫(生卒不详)撰。陈荐夫名藻,字以行,更字幼儒,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朱彝尊《明诗综》载作邦藻,而以集中行状考之,《明诗综》误衍一邦字。是集凡十四卷,诗九

  • 刘练江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刘永澄(1576-1612)撰。刘永澄,字静之,宝应(今江苏省中部)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国子监学正、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刘练江集》。是集为刘永澄诗文集。凡七卷

  • 大明同文集

    五十卷。明田艺蘅(生卒年不详)撰。艺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岁贡生官休宁县学训导,博学善属文,多闻好奇,世以比之杨慎。此书以形声字的声旁为部母编次而成,如“东”字为部母,以“栋”、“冻”之属

  • 屈子正音

    三卷。清方绩(生卒年不详)撰。方绩,字展仰,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此书道光本题“邓廷桢、方东树订补”(方东树,绩子)。卷首为邓廷桢序,次为自序,下为全书目录。全书三卷,上卷《离骚》、《九歌》,中卷《天

  • 六书分毫

    三卷。清李调元(1734-?)撰。调元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墨庄、童山蠢翁,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著作尚有《雨村曲话》、《制义科琐记》、

  • 禹贡图注

    无卷数。艾南英(1583-1646)撰。南英字千子,一字千之,东乡(今属江西省)人。明末学者。为诸生,好学,善读书,以文名世。天启四年(1624)举于乡。后屡试不第。西京陷,入闽,唐王朱聿键召见,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