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立斋遗文

立斋遗文

五卷。明邹智(1466-1491)撰。邹智,字汝愚,号立斋,四川省合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弘治三年(1490)。坐于御史汤鼐等妖言惑众,下狱。后赖人营救,免死。得与陈宪章游,其学益进。弘治四年(1491)卒,年仅二十六岁。据金祺作邹智墓志,称其所著《立斋集》藏于家。由邹智友人顺德知县吴廷举编次刊刻。此集为天启五年(1625)李廷梁重梓印行,题为《立斋遗文》,集前有李廷梁序。共五卷,附录一卷。其中奏疏一卷,杂文三卷,诗一卷。邹智疏劾权奸,直声动天下,忠君感情时时表现在诗作之中。如他的《在狱》一诗云:“梦中不知身犹系,又遂东风入紫宸。”又如他的《辞朝》一诗,“云韶声静拜彤墀,转觉心惊不自持。罪大故应诛两观,网疏犹得窜三危。尽披肝胆知何目,望见衣裳只此时,但愿太平无一事,孤臣万死更何悲。”同样表达了他的忠君爱国的感情。邹智的诗文多不事雕琢情真意切。有浙江王汝瑮家藏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论

    ①四卷。宋吕惠卿(1032-1111)撰。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晋江)人。曾帮助王安石推行新法,官至参知政事。除《道德真经论》外,另著有《宋中太一宫碑铭》。《道德真经论》又称《道德真经传》

  • 阅微草堂笔记

    二十四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乾隆进士,由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早年讲考证之学,三十岁后以文章名天

  • 至言

    一卷。汉贾山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贾山颖川人,勤学苦读,泛览群书,初为颖阴侯灌婴给事。孝文帝时,上书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名曰《至言》。后文帝除铸钱令,贾山又上书谏之,复禁铸钱(《汉书》有传)

  • 音切谱

    二十卷。清李元撰。李元(?-1816)字太初,号浑斋,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举人。尚著《声韵谱》、《春秋郡国考》、《五礼撮要》、《易学集解》等,所著仅《音切谱》、《声韵谱》

  • 藤县志

    二十二卷,清边其晋修,胡毓璿编纂。边其晋,河南人,道光十二年(1832)副榜,曾任河南登封县教谕、广东署和平县事、英德县知县,同治三年(1864)任藤县知县。胡毓璿,广西藤县人,咸丰二年(1852)、

  • 角上明人尺牍

    二卷。清黄定兰辑。此帖收明代二十六人尺牍,为丰白庵、屠简、张东沙、丰南禺、屠行虚、沈佳则、俞文曦、李之文、陈后冈、范东明、汪长文、沈文恭、叶乡朗、杨梦亭、闻隐麟、沈云冲、柴以观、沈鸿泰、庄天目、李金峨

  • 真定奏疏

    一卷,附刻,一卷。明卫桢固撰。卫桢固,字紫岚,韩城(今属山西韩城县)人。崇桢进士,历任云南道监察御史之职。《真定奏疏》为作者巡按真定(今河北正定)时所上疏稿,共二十六篇,其中有许多关于明末军政不修的材

  • 小学

    一卷。清黄奭(生卒年不详)撰。黄奭字恩抡,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是书辑录为《说文》等书所引的周代迄乎南北朝之间小学方面的言论或著述,凡四十八家一百一十四条:《史篇》三条,楚庄王说一条,孔子说七条,韩非

  • 四书逸笺

    六卷。清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时,号是庵,应城(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此书采辑诸书之文与《四书》相发明者,或《集注》所已引而语有舛误,或《集注》所未发而义可参订,皆为之笺

  • 说文商议残本

    一卷。清郑知同撰。郑氏生平著述,见《说文浅说》。是稿因郑氏之殁,残而未完,郑氏遗书因而未收。1928年,丁福保辑《说文解字诂林》,搜得抄本,刊入其中。仅存数十条,前后亦无序跋,只是摘录诸家说解商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