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下寤言

竹下寤言

二卷。明王文禄(详见《丘陵学山》条)撰。书首有王文禄撰于嘉靖十一年(1532)的短序和黄省曾撰于嘉靖十五年(1536)的序。玉文禄短序中说明了书名《竹下寤言》的来历。他说:“予居后菉芸楼前有竹万竿,日盘桓其下,或对客谈,或游于艺籍,或静而思。恍然有觉,即录数言,聊以舒适也,题曰《竹下寤言》。黄序中亦称“自曰竹下者,志中林之所得也。”全书共分二卷,卷一分天中篇、应迹篇、圣诚篇、文道篇四篇,卷二分男子篇、忌名篇、慎爵篇、恶戒篇、贪戒篇、廉戒篇、久师篇、交游篇、感微篇、虚受篇、良贵篇十篇,共计十五篇(《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中为十四篇),约一万七千余字。王文禄在书中以“廉子”自称,阐发议论,品古论今。有些议论颇有道理,如其在感微篇中,通过自然界许许多多现象阐发议论,告戒人们业精于勤,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存侥幸心理,君子当始终典于学,当积学以俟时,而不应因时而改操。但也有些议论不太得当,如诋韩愈之学不如柳宗元,张子西铭可不必作之类。又如谓君子贵无心,古今天地如在大梦中,其中参杂了浓郁的佛老思想,亦为不可取之处。尤其是其在恶戒篇中,“举例”说明轮回转世、报应之说,尤为不可取。有明嘉靖间刻本,共一册,现存于北京图书馆。万历初此书收入《百陵学山》之中,但版刻不同,内容亦多改易。民国二十六年(1937)商务印书馆据《百陵学山》本影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外还有《今献汇言》本、《元明善本丛书》本等。另外还有一卷本《竹下寤言》,收入《今献汇言》中。

猜你喜欢

  • 齐孙子

    见《孙膑兵法》。

  • 沧州纪事

    见《甲申沧州纪事》

  • 元诗选癸集

    十卷。清顾嗣立(1669-1722)选辑,门人席守朴订补,席世臣辑刊。席世臣,生卒年不详,为顾氏门人席守朴之子,约嘉庆时人,籍隶江苏。其他无闻。顾嗣立曾在清康熙年间编成元代诗歌总集《元诗选》。其集分为

  • 广宁县志

    十卷,清李本洁修,梁乔纂。李本洁,直隶卢龙(今河北卢龙县)人,举人,乾隆六年任知县。梁乔,广东三水人,进士。旧志创始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黄金从,三十三年(1694)续修。乾隆十三年(174

  • 大宋僧史略

    三卷。宋代释赞宁(919-1001)撰。赞宁生平事迹详见《宋高僧传》辞条。《大宋僧史略》一书,亦简称《僧史略》,虽名为僧史,事实上是佛教事物及佛教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革的记载。赞宁受宋太祖之命编修此书,

  • 后渠庸书

    一卷。明崔铣(见《士翼》)撰。此书为作者的笔记汇编,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论春王正月为周正;《易》不本于《先天图》;宋代人说古事多以其意忆之。所论多无门户之见,然而诸条皆见于作者所著的《士翼》一书之中。

  • 科学趣谈

    一卷。英国瑞思义(1859-1924)、清许家惺(生卒年不详)译。瑞思义,英国伦敦会牧师。1883年来华,先在北京学习汉语,后到直隶冀州一小村传教,后调回京城。1916年继李提摩太为上海广学会总干事。

  • 蚕桑简要录

    清饶敦秩(生卒年不详)撰。饶敦秩,东湖(今湖北宜昌市)人。为推广养蚕业,饶敦秩对当时出现的一些有关植桑养蚕的论著认真研究,并将它们分类汇录,挑选通俗易懂并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删去赘言,编成《蚕桑简要录

  • 禹贡山川郡邑考

    四卷。明王鉴撰。其生卒年不详。鉴字汝明,号继山。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学者,著名画家王问之子。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累官吏部稽勋郎中,后进尚宝卿,改南京鸿胪卿,官至太仆寺卿。鉴有学行,亦善

  • 释门归敬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释门归敬仪》作于唐龙朔元年(661),旨在劝说规范僧众,禅法归心,笃诚奉法。此仪共有十章,第一章,敬本教兴;第二章,济时护法;第三章,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