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等音声位合汇

等音声位合汇

二卷。清高奣映编。高奣映字雪君,姚州(今云南姚安县)人。是书取马自援《等音》、林本裕《声位》,合纂为一书。马自援又名盘什,张祥晋《七音谱》卷一谓马氏是云南霑益州(今云南沾益县)人。方本恭《等子述》也说他是“滇中人”。大概马氏原籍为陕西米脂,后移居云南。马氏主张用“正音”作图,他说:“是集惟用正音……欲知何者为正音,五方之人皆能通解者,斯为正音也。”“图中所书之字多按《正韵》。”可见《等音》与《洪武正韵》关系密切,其所谓“正音”乃“中州之正音”。是书以二十一纽统十三韵。其二十一纽为:见溪疑端透泥帮滂明非微精清心照穿审晓影来日。马书保留“疑”母,他说“疑”母“略与影母相同,其声似有似无。”“此母于宫商二音之内则另有其声,与泥、影二母实万万不同者也。虽与角徵羽三音之内与影母之声相似,其于泥母则万有不同者矣。此母盖呼之以‘移’不得,呼之以‘泥’亦不得,而实若‘移’‘泥’之二合音者也。”马氏称合口呼字为“”,称开口呼字为“商”,称齐齿启口呼字为“徵”,称撮口呼字为“羽”,称闭口混呼字为“角”。按其“宫商二音之内则另有其声”、“于角徵羽三音之内与影母之声相似”的说法,可知“疑”(〔η〕)在开、合口字中还保存着,在齐、撮呼字中则已消失,与熊忠《古今韵会举要》基本相同,与《蒙古字韵》亦有近似之处。马氏谓“疑”母为“移泥之二合音”可能没有根据。马氏分十三个韵部,他说其“十三韵与《华严》十三韵相合”,“前人分韵多寡不一,今援仅以天下之音按五音共并成一十三韵,使归于正,以合十二律及闰月之数。”其分韵大体与《五方元音》相近。他批评《洪武正韵》分韵云:“并成七十六韵可谓革繁而从简矣。但其间犹有当为一韵而误分为数韵者,如平声先之与删寒覃盐,东之与庚,真之与侵,萧之与爻,支之与齐、鱼是也。”马氏十三个韵部、每部各分五音,该有韵母六十五位,但有些音没有韵母,实际只有四十三个具体韵母。马氏分声调为平、上、去、入、全(阳平)五类。此书各图的排列法有特殊之处。它首先把韵母按宫商等分为五大类,一类之中则按声调的不同列图。声调又系以宫商之名。各图之内横列二十一纽,以见溪等为标目,上面注明“喉”“牙”等,纵列十三韵,纵横交会处,有字者表出之,无字者以一号表示。全书共分二十五图。《声位》作者林本裕,字益长,本辽东人,生长于云南。他认为字音“各有分位,而不可移”,“有其声即有其位”,所以称本书为《音位》。他对马书有所修正。亦分声调为五类,唯认为“两平分列首尾,中夹三仄,殊不自然,亦似是而非”,所以改从方以智,称为开、承、转、纵、合。林氏亦分十三韵部,但对马氏有所修正。林氏将入声韵分为五部,归字与马书略有不同。林书在马书二十一纽基础上又增多四纽。列图原则是调统呼,与马书相反。全书亦分二十五图,列字与马书略有不同。总之,《声位》与《等音》的关系十分密切,林书对马书有所修正。《等音声位合汇》刊入《云南丛书初编·经部》。

猜你喜欢

  • 大元一统志

    元代官修地理总志。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刺丁、虞应龙等编纂,至元三十一年(1294)完成初稿,共七百五十五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

  • 西湖手镜

    不分卷。清季婴撰。季婴字虎溪,江苏常熟人。其于西湖往来留连者二十余载,因撰此书。《西湖手镜》自刻本,不分卷。西湖美景,几历沧桑。行宫无旧貌,雷峰塔则已倒塌。今之西湖,已与昔时大不相同。兹篇能存西湖旧貌

  • 栾城遗言

    一卷。也称《栾城先生遗言》。北宋末南宋初苏籀(生卒年不详)撰。苏籀字仲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南宋建立后移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北宋大文学家苏辙之孙,苏迟之子,官至监丞。苏籀十余岁时即随祖父苏辙居

  • 类博杂言

    一卷。明岳正(1418-1472)撰。岳正,字季方,号蒙泉,漷县(今北京市通县)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第一,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命以原官入阁预机事。以谋去石亨、曹吉祥不成,谪钦州同知。后逮系

  • 马鸣菩萨传

    一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343-413)译。鸠摩罗什生平事迹详见《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辞条。《马鸣菩萨传》传记体,详载马鸣生平事迹,佛学思想及

  • 丹麓杂著十种

    十卷。清王晫(详见《遂生集》)撰。此书收辑杂文之书共十种。一、撰述《龙经》,拟禽经而作。二、撰述《孤子吟》,都是哭父之诗。三、撰述《松溪子》,都是笔记小品。四、撰述《连珠》,拟陆机体例。五、撰述《寓言

  • 读易考原

    一卷。元萧汉中(生卒年不详)撰。汉中,字景元,泰和(今属江西)人。其事迹不详。该书凡三篇,一论分卦,二论合卦,三论卦序。大旨以圆圈,乾坤坎离居四正为上经之主卦,兑艮巽震居四隅为下经之主卦。复按图列说。

  • 尚书异读考

    六卷。清赵佑撰。《尚书》多异读,所以异义繁滋。赵佑此书正是有感于此,而特从《尚书》的注疏、释文及诸家讲义中摘出与蔡传相出入者,折衷为之考订。如“平秩南讹”一条,此书引《史记·五帝本纪》曰:“‘南讹’作

  • 兴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伍继勋修,范昌棣、吴翰章等纂。伍继勋,字次荪,江苏阳湖人,供事,官兴山知县。范昌棣,湖北蕲水人,生员。吴翰章,字星桥,本县人,举人。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四年(1665)县令胥遇纂《兴

  • 张太初集

    八卷。明张汝元撰。张汝元字太初,安徽江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诸生。以诗受知于学使陈文烛,文烛为序而刊。人称其“七言短歌,间有作意,而陶冶未精。他体则更有减色。”文烛序中多引二谢以下诗人拟之,有奖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