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筠心书屋诗钞

筠心书屋诗钞

十二卷。清褚廷璋(约1779前后在世)撰。褚廷璋字左莪,号筠心。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未详。乾隆二十二年(1757)召试,赐内阁中书。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降六品衔,乞归。此集为其门弟子张祥云所刊。叙云“岁乙丑,公至邗上,得《筠心书屋诗钞》二十八卷。王少司寇为之序。系先生所手订。因请政于桐城姚姬传先生,就原编更订之,并为十二卷。据付梓人称,则此为姚鼐所编订,曾有去取,非廷璋之旧次。”王昶《蒲褐山房诗话》,称“其慧敏绝伦。诗初学青邱,既学元白。旨远词文,卓然大雅。所选《湖海诗传》,录其诗颇多。盖其古近体诗,雅近唐音,不失温柔敦厚之旨。缠绵悱恻,莫非根柢于雅颂之义。其进词馆,充方略馆纂修。于准夷回部山川风土,最为谙悉。故集中所作《西域》十二首,符保森《寄心庵诗话》,称其赋西域诗,为古人所未有,可补地志之缺。但较之亲至塞外者,终少苍莽悲凉之气。以其视唐人塞上之作,则实有未逮。”叶德辉《郋园读书志》,称其“《磁州至邯郸道中》七律一首,可想见其久历名场,有倦鸟知还之意。宜其于降官以后,绝意仕途,不赴铨选。至谓其为吴门七子,诗宗盛唐,无宋元卑靡之习。四库馆人称所作咏古诸诗,音律尤苍凉合格,则未免过誉。而吴门七子,亦无廷璋名,盖误记之故。”有嘉庆十一年(1806)刊本。

猜你喜欢

  • 论孟考证辑要

    二卷。清赵大镛(详见《四书集注管窥》)编辑。《朱子集注》于事迹、名数多致忽略,金仁山为作考证补其未备,宜与集注相辅而行。大镛撰《四书集注管窥》之后,复就考证采其尤要者刊为是本,以备读《朱子集注》者取求

  • 论语王氏说

    一卷。魏王朗(155-228)撰。清马国翰辑,朗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官至乐平乡侯。通经学,曾著有《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今仅存《论语王氏说》辑本。但《三国志》本传及

  • 诗含神雾

    ① 一卷。清孙珏辑。所辑共计十四条。孙氏认为所辑属于谶纬一类。每一条后大多有按语。首条“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集征揆著,上统玄皇,下序四始,罗列五际,故诗者

  • 宗谱纂要

    一卷。明王应昌撰,王锬续成。应昌字亮之,嵊县(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元年(1573)举人。锬乃应昌子,字长颖,入清后官上海县知县,生卒亦不详。该书主要记叙历代理学源流,分开天第一组,承天第一宗,

  • 明通纪述遗

    十二卷。明卜世昌,屠衡校订。卜、屠皆秀水人。事迹不详。该书仿《新唐书》,各署姓名例。其书补陈建明《通纪》之遗。起元至正十一年(1351),终于明隆庆六年(1572)。编年记载,多拾稗史之言,冗杂特甚。

  • 杨和甫家传

    一卷。清李岳瑞撰。岳瑞字孟符,陕西咸阳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户部主事。传主杨调元字孝奠,号和甫,贵州贵筑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历任陕西紫阳、长安、华州、渭南等地知县。辛亥革命时,有

  • 泉货汇考

    十二卷。清王锡綮编。王锡綮,详见《选青阁藏器目》条。书前有同治十二年(1873)自序、盛襄题诗、樊彬序及凡例。末有其孙王维檏跋。书中所列,卷一为古币品;卷二、卷三为古刀品;卷四为古圆金、周正品、汉正品

  • 周礼会通

    六卷。清胡翘元撰。翘元系江西乐平县(今属江西)人,乾隆辛巳(1761)进士,官至山东学政。事迹具《江西通志》本传。书凡六卷,天、地、春、夏、秋五官及《考工记》各为一卷。每卷之前,均有总论,对叙官次第发

  • 江夏县志

    ①四卷,清马仲骏纂修。马仲骏,字澹庵,河南宜阳人,举人,官江夏知县。江夏县志,明万历以前无可考。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颜文选延邑人郭正域始修,其志不传。清康熙十二年(1673),命直省各修通志,省

  • 生利分利之别论

    二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这是一部经济学方面的专著。李提摩太认为世人竞相言利,而不知利有生利和分利两条途径,所以他撰写此书以说明之。在书中李提摩太论述了利的产生,非独力与现力所能生,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