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算数书

算数书

无卷数,不知撰人。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十余根已残破,总字数约七千余字,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标题的问题集,是以算题和解题步骤联系而成的。其小标题有“方田”、“税田”、“金价”、“合分”、“约分”、“增减分”、“分乘”、“相乘”、“经分”、“程禾”、“贾盐”、“息钱”、“少广”等,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田亩面积计算、开方、分数运算、税赋计算、“方程”等,与《九章算术》颇为相似。其“少广”题为:“广一步、半步。亦以一为二、半为一,同之三,以为法。即直(置)二百册步,亦以一为二(为实),除如法得从(纵)步。为从(纵)百六十步。”这是已知长方形一边和面积求另一边的问题,译成今文为:,再,即240×2=480,480÷3=160(步)。这道题包括分数加法运算和通分以及分数除法等。《算数书》体例由“问”、“答”、“术”三部分组成,术为具体解题步骤,相当于公式,具有较强的程序性,其体例与《九章》相似,为后世中算著作确立了基本样式。据当代中算史家李迪考证,《算数书》的作者应为汉代张苍(约前250-前152)(见李迪《江陵张家山西汉墓墓主是谁?》,载《数学史研究文集第四辑》)。对《算数书》作出研究的有:李学勤《中国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载《文物天地》1985年第一期);杜石然《江陵张家山竹简〈算数书〉初探》(载《自然科学史研究》第七卷第三期);陈耀钧、陈燕萍《《算数书〉与〈九章算术》(载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1987)。

猜你喜欢

  • 懒园漫稿

    五卷。明王寰洽(?-1642年前后)撰。王寰洽,字仁子,安徽亳县人。生年不详。其九试不第。天启元年(1621),以恩贡赴吏部试,拟授知县,未补官而卒。此集诗二卷,文三卷。多为应酬之作。其诗以纤丽为工,

  • 咨言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一名《六咨言集》、《六咨言》。唐枢曾聚众讲学,所至即为咨言,书名由此而得。共分五部分,一作于金波园,一作于木钟台,一作于飞英寺,一作于天心书院。主要内容为衍述良知

  • 鲍参军诗注

    四卷。附一卷。黄节(1873-1935)注。鲍参军即宋代诗人鲍照。鲍照字明远,东海(辖山东苍山县内)人。南朝宋文学家。出身寒微,曾任中书舍人等职,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子项起兵败,照为乱军所杀。其

  • 音同义异辨

    一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是书把《说文》中本为一字(即异体字),经典或世俗别为二义的字汇为一编,本着许慎据形著训的原则加以考辨。例如:“求”“裘”、“裳”“常”、“祀”“禩”、“祐”“烜”

  • 周易应氏集解

    十三卷。清应撝谦撰。应撝谦字嗣寅,钱塘(今浙江余杭)人。康熙十八年(1679)曾经举博学鸿词。该书朱彝尊《经义考》作十七卷。此本仅十三卷,但首尾具全,不象有所佚脱。也可能是朱彝尊的记述有误。其注杂采诸

  • 龟妪解

    一卷。清代沈峻撰。沈峻字存圃,天津(今天津市)人。此书为封建教谕、格言类书,杂录前贤有关修身处事的格言警句,十分浅近易懂,书名之所以叫《龟妪解》是取老妇看了都能懂之意。如其中一句:“贫不足羞,可羞是贫

  • 四书通义

    ① 二十卷。明刘剡撰。刘剡字用章,休宁(今安徽芜湖)人。生卒年不详。此书对倪士毅《四书辑释》加以订正,另补充了金履祥《大学疏义》、朱公迁《通旨约说》、程复心《四书章图》、史伯璿《四书管窥》、王元善《四

  • 尚书说要

    五卷。明吕楠(详《周易说翼》)撰。《尚书说要》一书,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书经》之语,其后编次成帙。是书之说,大多采自前人,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并间出己意。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有明抄本,今藏上海图书

  • 恩平县志

    十卷。清曾萼修,周书纂。曾萼,福建平和人,进士,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恩平知县。旧志始于明崇祯县令宋以原,康熙间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广东巡抚陶模至恩平,询及县志,县令曾萼始于三十一年(1

  • 都官集

    十四卷。宋陈舜俞(?-1074)撰。陈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庆历六年(1047)进士,熙宁三年(1070)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王安石“青苗法”颁行,陈舜俞不执行,上疏自劾。责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