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世金书

经世金书

四卷。葡萄牙阳玛诺(详见十诫真诠)译。著有《拯世略说答客问》。《经世金书》原名《基督范》,是一部耶稣教之作。撰人有德意志人笃玛,法兰西人热而松,意大利人热尔森。汉译本不仅一种,主要名为《经世金书》。北京主教田类斯译,称书名为《师主编》;李友兰译,称书名为《遵主圣范新编》,其中《经世金书》译本,最初在崇祯十三(1640)年,刻于北京,相传为两卷本,书中无序跋,书前有阳玛诺小引,共四卷,全书大体内容撰述了耶稣教教旨,劝人向善改愆。阳玛诺译文仅译原书第一第三两编,与其他本相比虽详,但也不是全书。乾隆二十二(1757)年、嘉庆五(1800)年、嘉庆十(1805)年、道光二十八(1848)年、咸丰六(1856)年,宣统二(1910)年、民国十二(1923)年等年有重刻四卷本。

猜你喜欢

  • 海桑集

    十卷。明陈谟(?-1388)撰。陈谟,字一德,号心吾,江西泰和人,约生于元成宗时,洪武初召赴阙,以疾辞归。洪武三年(1370)曾校文于广东,后主奉新清节书院讲席。事迹具载《明史·儒林传》,著有《海桑集

  • 新编诗义集说

    四卷。明孙鼎(生卒年不详)编著。孙鼎字宜铉,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永乐中领乡荐,任松江府教授。正统间,擢监察御史。提督南畿学政,与吉水刘靓、李中齐名,有吉水三先生之称。《新编诗义集说》简称《诗义集说

  • 书经集注

    见《书集传》。

  • 读诗管见

    十四卷。清罗典撰。罗典生卒年及事迹均不可考。此书无序跋。说经每章下录集传集说,次以管见,间有辨说,亦伸己见。罗典治诗宗小序,故于每章之前,截取小序前二句,就此自为之说,或引他人之说以畅小序之义。然虽尊

  • 两朝疏草

    十二卷。顾尔行编。顾尔行,明代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大名府推官。张瀚撰《疏议辑略》所载止武宗以前,故尔行复录世宗、穆宗朝诸疏,以续其书。明至世宗以后,纪纲日弛、议论日多

  • 罗江东外纪

    三卷。清闵元衢撰。闵元衢字康侯,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号欧余生。生卒年不详。罗江东,即罗隐,唐末五代时人,自号江东生,有当世诗名,却终身不第。闵元衢自以终身不第,有似罗隐,遂作此书,盖一时寓意之作。

  • 四书图史合考

    二十卷。明蔡清(1453-1508)撰。蔡清字介夫,号虚斋,福建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学者。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虚斋集》等。是书首有钟惺序,称:“事采其正,物考其详。经不载者,史备之,言

  • 古今善言

    一卷。东晋南朝时范泰(?-428)撰。泰字伯伦,顺阳(今属河南省)人。初仕晋,为太学博士,后入宋,任金紫光禄大夫,元嘉三年(426),进侍中,国子祭酒等职。据《南史·范泰传》载,泰一生博览篇籍,好为文

  • 伯牙心法

    一卷。明杨抡撰。杨抡号桐庵。又号鹤溆。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书中凡宫音三曲、商音六曲、角音三曲、征音七曲、羽音三曲、商角音三曲、慢宫调一曲、黄钟调一曲、凄凉调一曲、清商调二曲。其中

  • 周易郑康成注

    一卷。宋王应麟(1223-1296)辑。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先世居浚仪(今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今浙江宁波)。九岁能通“六经”,从王子文受学。曾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因贾似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