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典通用考

经典通用考

十四卷。清严章福纂。章福字秋樵,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诸生。潜心小学训诂,成《说文校议议》三十卷,另有著录。此书首有自序,作于咸丰丁巳年(1857),末有后序,作于咸丰辛酉年(1861)。此书大旨以为,唐虞三代文字无多,多假借,当以今文释古文,如郑康成笺注,每谓某读为某,某读如某,陆德明音义每谓某《说文》作某,就是这个意思。或以古文别今文,如《说文》或言读若某,或言读与某同,或复举一曰,或引经异文,就是这个意思,如此则假借之义明,而古文亦借以得传。然学者每以假借为正字,以至把今文视为古文,把古文当作今文,颠倒舛错,滞执不通。因而纂成此书,以《说文》为主,因为《说文》皆正字,经典多假借。经典中有的是本无其字而假借,也有先假借而后有字的。通用也是假借之类。因而以十三经假借字,依《说文》部次,某为正字,某为通借字,或字相同而义别,或字相似而义别,一一辨而析之。此书所为,确有依据。如“公”字,谓据《小雅》“以奏肤公”,传:“公,功也。”《说文》作“功”,云“以劳定国也。”而五等之爵首的“公”和《尚书微子之命》“庸建尔于上公”的“公”,疑即此“功”字。又谓《尔雅·释亲》“夫之兄曰兄公,夫之姊曰女公。”《说文》作“伀”,云“志及众也,公平分也。”“公”与“伀”义略同。兄公女公,即“伀”字引申,而《汉书·贾谊传》“与公并据”,《史记·毛遂传》“公等碌碌”,疑即此“伀”字。如此之类,不为无见。惟惜不多见。此书又鉴于《说文》重文最难检,别辑《重文便检》,附于卷末。书刊于1917年,其后有刘承幹序。

猜你喜欢

  • 文典类涵

    见《五经类编》。

  • 日知录

    三十二卷。清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后改名炎武,自称蒋山佣,号亭林,学者称亭林先生。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抗清斗争。失

  • 国史补

    见《唐国史补》。

  • 濂洛风雅

    六卷。元金履祥(1232-1303)编。金履祥字吉父,号仁山。浙江兰溪人。著有《尚书表注》等。是书乃至正十六年(1356)履祥馆于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原本选录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等四十八人之诗,而冠以

  • 独学庐初稿

    十三卷。《二稿》十一卷。《三稿》十一卷。《四稿》九卷。《五稿》二卷。清石韫玉(1756-1837)撰。石韫玉,字执如,号琢棠,又号花韵庵主人,又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中一甲一

  • 澹然集

    五卷。明陈敬宗(1377-1459)撰。敬宗,字光世,号澹然居士、休乐老人,浙江慈溪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庶吉士,入史馆,改翰林侍读,参与修《永乐大典》。宣德中,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侍郎

  • 孙月峰评经

    十六卷。明孙矿(生卒年不详)撰。矿字文融,号月峰,余姚(今属浙江省)人,万历二年会试第一,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事迹见《明史·孙矿传》。除此书外,还著有《绍兴府志》、《书画跋》等。此书包括《诗经》、《书

  • 诊宗三味

    一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味》。张氏认为人身有病,莫不见之于脉。但当时的某些脉学著作却颇多疏漏谬误之处,于是编撰此书。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全书共三万七千字,以

  • 百川学海

    一百零一种,一百七十七卷。宋左圭编辑。左圭字禹锡,别号古鄮山人,浙江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失考。汉扬雄《扬子法言·学行》有“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之句,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这是仅存于今的宋人汇刊书

  • 粤东金石略

    十一卷。清翁方纲编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翁方纲曾视学广东达八年之久,搜访全省金石文字约五百余种,经编辑考释,撰成此书。以康熙、乾隆翰墨为卷首,第一、二、三卷为广州府金石,第四、五、六卷为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