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天该

经天该

一卷。意大利国利玛窦(15521610)撰。是编卷首有嘉庆五年甘泉筱轩序。称此书为泰西利玛窦所传歌。此卷悉将三垣二十八宿经星,照今时星数度限分别加以近南极可见之星,及新见无名诸星,且绘其情状,十分详明,了如指掌。惜其本旧无专刻,相沿已久,传写多误。汪绍成慨此卷讹误就淹,将来或失利公之。于是与徐寿基反复研讨,交相订正,付之梓氏。虽未能全复旧观,聊以观其梗概。惟考戈尔,迭欧罗巴人,其汉文著述书目,称是编乃由戈尔迭、李之藻转为华言(其时疑在万历三十二年前后);而此本卷前仅题“明泰西利玛窦撰”一行,无“之藻”名,疑传写脱漏之。是书传世本有清光绪中武进徐寿基志学斋校刻本。

猜你喜欢

  • 颐庵文选

    二卷。明胡俨(1361-1443)撰。胡俨,字若思,江西南昌人。洪武二十年(1387)以举人授华亭(今上海松江)教谕。建文初,迁桐城知县。永乐初,擢翰林院检讨,与解缙等同直内阁,迁国子祭酒。兼翰林侍讲

  • 谏垣奏草

    四卷。明毛宪撰。毛宪字式之,别号古庵。正德进士,官给事中。有《古庵文集》。毛宪在谏垣共八年,所上共三十一疏,集前有乡试策一篇,《谏垣奏草》在《古庵文集》外单独刊行。

  • 伤寒论注释

    见《注解伤寒论》。

  • 朱子大同集

    十三卷。宋陈利用(生卒年均不详)编。明林希元(约1522前后在世)增辑。林希元字懋贞,一作茂贞,号次崖,晋江人。生平详见《易注存疑》(辞目)。此集共十三卷。皆朱子官同安时所作。考《朱子年谱》二十四岁为

  • 易学真诠

    不分卷。清黄本溥撰。黄本溥字以行。湘乡人。此书前有自序。说明著此书的目的是“于易学之源流、河洛之精蕴、先后八卦之象数,慎思明辨,力求昭晰。俾学者豁然于天人合一之旨,致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故书中多以

  • 雁荡山樵诗集

    十五卷。明章玄应(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玄应,字顺德,东瓯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生卒年不详。恭毅公章纶长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累官至广东布政使。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

  • 北海集

    四十六卷。《附录》三卷。宋綦崇礼(1083-1142)撰。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后徙潍之北海(今山东潍坊)。登重和元年(1118)上舍第。调淄县主簿,历秘书省正字。高宗时,拜中书舍人

  • 退庐诗集

    四卷。清胡思敬(1869-1922)撰。胡思敬字漱唐,江西新昌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二十一年(1895)补殿试,入词林,散馆改吏部主事。宣统元年(1909),补辽沈道监察御史,转掌广东道。时

  • 七经图

    七卷。明吴继仕编。继仕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公信,徽州(今甘肃徽县)人。除此书外,还著有《音声纪元》。据宋《馆阁书目》载,《六经图》六卷,宋杨甲撰,毛邦翰增补,共三百零九图。又据《宋史·艺文志》载有叶

  • 论语义疏

    十卷。魏何晏(见《论语集解》)等注,南朝梁皇侃疏。皇侃(488-545,亦作皇偘)是南朝著名经学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好学,师从当时的名儒贺,尽通其学。擅长《礼》、《易》、《老》、《庄》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