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序录

经序录

① 五卷。朱睦(1517——1586)编。睦,明代周王朱六世孙,字灌甫,号西亭,又号大山、东陂居士,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著名学者、藏书家。官封镇国中尉,万历年间举周府宗正。睦深通经学,对《周易》、《春秋》尤有研究。一生藏书宏富,起万卷堂讽诵其中,归有光称其“修学好古,有河间大雅之风”。睦一生著述甚丰,有《五经稽疑》、《经序录》、《授经图》、《春秋诸传辨疑》、《读易识疑》、《周国世系表》、《明帝世表》等若干种。《经序录》一书流传绝罕,现存本亦缺卷一,其卷二是《尚书》类诸序,由此推知,所缺的是全书序例和《周易》类诸序。此书所收,上自周汉,下讫元明。《尚书》类,始孔安国《尚书·序》,终刘三吾《书传会选·序》,共十八篇;《毛诗》类,始卜商《大序》,终翟思忠《诗传旁通·序》,共十八篇;《春秋》类,始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序》,终湛若水《春秋正传·序》共三十一篇,《三礼》始孔颖达《礼记·序》,终湛若水《二礼经传·序》,共十六篇。至于传注训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的经学著作,其序言一概未录,后世学者以此为憾。睦治学素以完备、广博著称,而此书收录止此,其中自有斟酌,可惜卷一失传,全书体例不得而知。此书有明最乐堂刊本和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刊本。② 一卷。清吴承渐(生卒年不详)辑。承渐字公仪,天都(今甘肃固原)人。此书收录前人传注十三经著作的序言,《周易》录有王弼《略例》、孔颖达《正义序》及八论;《尚书》录有孔安国《书传序》,孔颖达《正义序》,蔡沈《书传序》;《毛诗》录有孔颖达《正义序》、朱熹《序》;《三礼》录有孔颖达《正义序》二,贾公彦《注疏序》;《春秋》录有杜预《集解序》,孔颖达《正义序》,程颐《春秋传序》,胡安国《春秋传集传序》,子夏《大序》,朱熹《诗序辨序》,何休《公羊传序》,范宁《穀梁传序》;《孝经》录有邢昺《注疏序》,郭璞《序》;《论语》录有何晏《集解序》;《孟子》录有孙奭《正义序题辞解》。归有光为朱睦《经序录》所作序被置于全书卷首。自称睦一书不曾得见,但睦的辑书之意、辑书之举与自己相同,所以将其序言收录进来。吴承渐与朱睦都有经解序录,但是睦所辑历时弥久,下至元明两朝,每种经书录序少则十几篇,多至三十几篇,而承渐只收至唐宋两朝,且每种经书录序仅数篇;但是睦没有涉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而承渐的《经序录》十三经无所不备。这是两书互存异同、各有优劣之处。有旧刊本。

猜你喜欢

  • 经典释文校勘记

    二十七卷。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云台,一号云苔,自号颐性老人,江苏扬州人,籍贯仪征(今属江苏仪征),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据《清史稿·阮元传》记载:“元乾隆五十年(1789)进

  • 何之子

    一卷。明周弘(生卒年不详)撰。周弘,字元孚,麻城(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为顺天通判,上疏指斥朝贵,谪代州判官,不久任尚宝司丞、少卿。大兴水利。以将材荐哱承恩等。哱承恩等反,坐谪。投

  • 崇兰馆集

    二十卷。明莫如忠(1508-1588)撰。莫如忠,字子良,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莫如忠工诗文,善草书。《明史·文苑传》附载董其昌传中。著有《崇兰馆集》。

  • 舍是集

    八卷。清王翼凤(生卒年不详)撰。王翼凤,约生于清末,江苏仪征人。他世承儒素,十八岁入学宫,其间泛读九经诸子。主持家业,居业无恒,年青时曾浪迹山水之间,被褐行吟,幽忧劳苦;年壮后专心以八股求取功名,终无

  • 谁與庵文钞

    二卷。《先德传》一卷。清孙世均(生卒年均不详。)撰。孙世均字淅之,号平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不喜举业,一意古文,倾心桐城姚氏。著有《谁与庵文钞》。此集为文集。共二卷。内容有序、跋、题、

  • 山舟纫兰集

    二卷。清陈敬(生卒年不详)撰。陈敬,字端宁,号髻儒,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陈虞在之女,周忠忻之妻。清代文学家,诗人。幼即工诗词,兼工画花卉翎毛。在世二十六年。著有《绣余杂咏》、《名媛缓针》、《古今

  • 河东盐运司志

    十卷。清马逵道纂修。马逵道字鹭蓉,江苏武进县人,出身进士,历任陕西汉中府知府,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顺治十七年(1660),任河东运盐使司运使。按运城地处解州、安邑之中,为古路村地。因其地有盐池,故特设

  • 周礼郑司农解诂

    六卷。东汉郑众(?-83)撰,清马国翰辑佚。郑众字仲师,郑兴之子。官至大司农,史家称“郑司农”,亦称“先郑”。幼从父学习《左氏春秋》,明《三统历》,兼通《诗》、《易》,知名于当世。事迹见《后汉书》本传

  • 江陵志余

    十卷,清孔自来纂。孔自来,即朱俪钿,字伯靡,明辽藩宗人,自称句曲山人。江陵,荆州首邑,向无县志,仅将一县之事附见于府志。顺治间,孔自来于兵燹之后,据其遗书,补郡乘缺漏,采辑成书。《江陵志余》顺治七年(

  • 王筠校本说文解字篆韵谱

    五卷。清王筠校。王筠生平著述,见《说文句读》。此乃王筠《说文韵谱校》的稿本。王氏以其所得的李雨村刻本为底本,校以翁方纲校本。其篆字之误者,皆据大徐本改之,而别录脱文、羡文于后。韵字错见者,皆注其本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