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绥寇纪略补遗

绥寇纪略补遗

三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见《绥寇纪略》条。其书于康熙十三年初刻成书(时称邹氏本,即为明逸民邹式金刊刻)时,仅存十二卷。嘉庆九年(1804年),张海鹏从萧子山处,获得吴伟业所遗手稿三卷,大喜过望,认为胜获殊珍。但此三卷尾页尚有阙文。嘉庆十四年,黄廷鉴又用许八兼家所藏旧钞,重校刊本,改正脱误五十余字,补足尾页脱文四百七十四字,使此书成一完书。书刊行后,称照旷阁足本,是为《绥寇纪略补遗三卷》。书分“虞渊沉中”(《绥寇纪略》卷十二为“虞渊沉上”)、“虞渊沉下”和“附纪”。其中,“虞渊沉中”主要记述了崇祯遗闻佚事;“虞渊沉下”则详记为明朝殉葬诸臣姓氏爵里;“附记”分“漳泉海寇”、“水西”、“河北三叛”、“徐砀萧之贼”、“河南诸寨”、“淮南四镇”、“义乌杀降”、“湖南高寮源、紫寮源、牛寨、猴寨、天王寺诸贼”等子目,记述了南明的一些史事和各地小股起义军的一些情况。该书对崇祯理政颇为赞颂,认为“国家之祸,宰相与台谏为之也”(《虞渊沉中》)。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由李学颖点校的《绥寇纪略》(十二卷和补遗三卷),将《绥寇纪略补遗》三卷收入该书之中。

猜你喜欢

  • 扬州水道记

    四卷。刘文淇撰。刘文淇,字孟瞻,江苏仪征人。父锡瑜,以医名世。文淇孝养承志,能得观心。稍长即精研古籍,贯串群经。其据《左传》、《吴越春秋》、《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诸书,谓唐宋以前,扬州地势南高北下

  • 居官寡过录

    三卷。清刘振清汇梓、李元春评阅。刘振清,字金亭,陕西朝邑县人。李元春,号时斋,陕西朝邑县人,嘉庆举人拣选知县,又改大理寺评事。后因母老,回陕西书院,教人以身心性命之学。本书原为刘振清汇梓,李元春重加辑

  • 北腔韵类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 清隐山房丛书

    七种十卷。原题华阳逸叟编。华阳逸叟不知为何许人。书序称:华阳逸叟,寄寓闽越山麓,题其室为清隐山房。其家藏书丰富,得未见书,不惜以重金购之。丛书所收七种,大半为术数类著作,其余为兵家著作。其目次为:《天

  • 海丰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胡公著修,张克家纂。胡公著字又申,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举人出身,康熙七年(1668)任海丰县知县。张克家,邑人。海丰,隋为无棣县,明洪武中改为海丰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

  • 吴中女士诗钞

    四卷。(又名《吴中十子诗钞》、《林屋吟》、《清吴中十子合集》)。张滋兰选编,任兆麟、心斋居士任文田阅定。张滋兰,生平不详。此书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刊本。是汇集吴中十女士十二种作品编辑而成的,主要

  • 温氏母训

    一卷。明温璜(1585-1645)录。璜初名以介,字于石,号石公,后改今名,字宝忠。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官徽州府推官。璜于顺治二年起兵,与金声相应,以拒清军。历四月,城破,手刃其

  • 揭阳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刘业勤修,凌鱼纂,李华国重订。刘业勤字诚基,号柴峰,广西贵平人,拔贡,知县,乾隆四十年(1775)任。凌鱼,参见《番禺县志》。李华国,黔西州人,举人,知事,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旧

  • 化机会参

    见《化机汇参》

  • 荆南倡和集

    一卷。元周砥、马治同撰。周砥字履道,江苏无锡人。马治字孝常,江苏宜兴人。二人事迹皆附载于明史文苑传中陶宗仪传末。至正间,周砥遭乱,客居马治家;马治馆周砥于宜兴荆溪之南,随事唱和,积诗一卷,各录一帙而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