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平议

群经平议

三十五卷。清俞樾撰。俞樾生平见“广雅释诂疏证拾遗”。在清末训诂之学衰微时期,能坚守壁垒,保持朴学作风,继续乾嘉大师余绪,作出贡献的学者,公推俞氏及孙诒让二公。俞氏著述宏富,总汇为《春在堂全书》,凡四百九十卷。其中关乎语言文字之学者,以《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为代表。俞氏治学崇尚王氏父子,《群经平议》仿照王引之《经义述闻》体例,所平议者为《周易》、《尚书》、《周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大戴礼》、《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左传》、《国语》、《论语》、《孟子》、《尔雅》,凡十五种。是书大要在考订群书讹舛,审定字义,发明通假,正其句读,于特殊文法和修辞现象亦有所阐发。俞氏继承王氏父子传统,以古音求古义,不限形体,故是书多有精意,为学者所服膺。于王氏之所遗漏失误之处,尚能拾遗补苴,订讹辨误,钩沉索隐,曲而能中。然俞氏求新太过,往往缺少足够根据即摒弃故训创发新解,武断之处时或有之,其治学不如王氏父子谨严。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云:“阅俞荫甫《群经平议》《易》、《书》、《诗》诸条,其书涵泳经文,务抉难词疑义,而以文从字顺求之,盖本高邮王氏家法,故不主故训,惟求达诂;亦往往失于武断,或意过其通,转涉支离。然多识古义,持论有本,证引疏通,时有创获,同时学者,未能或之先也。”《群经平议》收在《春在堂全书》中。光绪十五年(1889年)《春在堂全书》重定刻本凡一百八十八种、四百九十卷。另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菁书院所刊《清经解续编》本等。中华书局印本通行。

猜你喜欢

  • 古文雅正

    十四卷。清蔡世远(1682-1733)编。蔡世远生平详见《二希堂文集》辞目。本书是所为“古文”,却收有若干骈文在内,可见所用概念与后世不同。所谓“雅正”,意求文章典雅,内容正统。即“以理为根柢,而体杂

  • 通言

    一卷。宋吴沆(详见《易璇玑》)撰。此书属语录体,其言间有可取,如曰:“不求过于人而人不能及之者,善道也;不求合于人而人不能离之者,善德也。”又曰:“立朝廷而后见山林之志,享富贵而后见贫贱之节。”其书亦

  • 木天禁语

    一卷。元范德机(1272-1330)撰。范德机字亨父,一字范椁,清江(今湖北恩施)人。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官,后任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范德机人称文白先生,与虞集等齐名。其诗多为描写个人日常生活及应酬之作

  • 文温州集

    十二卷。明文林(1445-1499)撰。文林,字宗儒,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迁太仆寺丞。著有《文温州集》、《瑯琊漫钞》。文林曾官温州府知府,因此以温州名其集。文林为文徵明之

  • 武定诗续钞

    二十四卷。清李佐贤撰。李佐贤山东利津(今东营)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集作者序云:“吾郡诗钞自惠民吾宗味初公编辑,始明代以洎国朝得诗十二卷,文献略备,诚盛举也。迄于今又七十余年。”因恐各邑诗人湮设,

  • 靖州乡土志

    四卷,清金蓉镜编。金蓉镜,秀水人,进士,曾任靖州知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清朝廷通令各直省邑,咸修乡土志,意在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知州金蓉镜则设局开馆,亲自主纂,成乡土志一部。《靖州乡土志》

  • 靖康诏旨

    即《靖康要录》。

  • 黟县续志

    十六卷,清吕子珏修,詹锡龄纂。吕子珏,江苏武进县人,监生,道光四年(1824)来知黟县事。詹锡龄,江西安义县人,嘉庆三十三年(1554)来任黟县知县。黟县旧志,自明正德间陈九畴始创修,经万历,清康熙八

  • 芜湖县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吴嗣蕙、梁启让修,陈春华纂。吴嗣蕙,字香圃,江西新建县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祁门县调任芜湖县知县。梁启让,字揖亭,江西新建人。进士,嘉庆十年来任芜湖县知县。先是芜湖有志

  • 方德望神父小传

    一卷。法国人艾葆德译。袁承斌、丁汝成合译为汉文。方德望字玉清,崇祯三年(1630)至中国与高一志在山西传教,后又到陕甘等地传教,曾到北京研究历法,顺治十六年(1659)病故。传说他能“驱蝗伏虎”,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