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翼城县志

翼城县志

①二十八卷。清李居颐纂修。李居颐字养吉,号金鋐,云南河阳县人。出身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任翼城县知县。尝葺文庙,建奎阁,通泮池。勤民敏识,留意学校。按翼城之名,起于隋开皇初年,唐改为浍州,宋后更为翼城,元明清皆因之。此书之修原本邑人王二正《翼志》稿本三十卷损益参订以成。后复经居颐考订,体例更鲜明,且改《翼志》为《翼城县志》遂付梓刊行。《翼城县志》乾隆二年(1737)刻本。全书二十八卷,二十八目,分为:卷一图考,卷二星野,卷三建置沿革,卷四疆域,卷五山川,卷六城池,卷七公署,卷八学校,卷九田赋,卷十封建,卷十一执秩,卷十二宦绩,卷十三选举,卷十四封荫,卷十五人物,卷十六孝义,卷十七列女,卷十八隐逸,卷十九方伎,卷二十寓贤,卷二十一风俗,卷二十二物产,卷二十三古迹,卷二十四祠祀,卷二十五陵墓,卷二十六祥异,卷二十七纪事,卷二十八艺文。此志体例严谨,列述详备,堪称定本。其优点有二,一是该志深考详稽,多所征引。如建置沿革目,疑问甚多,旧志不加考据,随意述说。此编则参酌古籍,如为注脚,俾得信而有征,不至使读者疑惑。也有旁及二说者,以待博雅订论。又如山川目中,旧志往往山有异名则无异论,且于泺浍二水所注,甚多抵牾。此编细考水经之源流,博采荐绅之确论,以求其真象;二是人物志中详慎搜集,记载翼城历代文人硕士的著作。如明朝王松著有《击辞解》,洪范《五行解》等,保存史料较丰。然著作分入人物类中,尚有不妥。此志有乾隆十三年(1748)补刻本刊行于世。②二十八卷。清许崇楷纂修。许崇楷字礼门,号端木,福建侯官县(今属福州)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举人。三十二年(1767)任翼城宰。在任时,政绩颇多,如修学宫、建仓库,翼民无不景仰之。乾隆三十六年(1771),许崇楷与僚属绅士始修县志,采资博雅而总其大成,历五月而书成。《翼城县志》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此志全部承袭旧志体例,仅增续旧志以后事。如崇楷自序中云:“其中分条析类,悉仍前志,无所更张。惟讹者正,遗者补,续纪者确而不诬,使其足以信近而行远而已。”其纲举目张,开卷条理井然。③二十八卷。清王耀章、龚履坦纂修。王耀昌字德卿,贵州织金县人。道光二十九(1849)拔贡。光绪初年任翼城县知县。龚履坦,光绪七年(1881)任翼城知县。按翼志自乾隆二年(1737)邑令李居颐续修后,始有定本问世。而后又有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县许崇楷增续本,义例全部承袭李本,无多大改变。此编其义例亦如许书,凡乾隆二年前的事,则依照李本;乾隆三十六年以前的事,依照许本。光绪七年(1881)以前的事,刊刻于二志书之后。然此志前后凡经三人,耀章始为纂修,稿成,耀章去职,后任佛尔国春重将旧稿补遗删繁,证误存疑,梗概甫备。光绪七年,龚履坦继之,始付梓刊行。《翼城县志》光绪七年(1881)刻本,全书二十八卷。此志将李书原刻、许书续刻及本书增刻三者合一书。全编增补尚称完备。民国五年(1916)尚有重印本问世。

猜你喜欢

  • 积承录

    一卷。明唐枢(生平事迹请参考《宋学商求》条)撰,其门人吴思诚编。以其承受于师门者积为一书,故名之曰《积承录》。卷首即以“真心”二字立义,全书宗旨立于此。书中阐发,较《因领录》尚稍纯正。但录中引《圆觉经

  • 增寿千字文

    一卷。清冯嗣京(生卒年不详)撰。嗣京字又三,号留士,又号柳墅,浙江桐乡人。康熙中岁贡生,官湖州府长兴县训导。著有《因树屋小草》、《梓红亭游稿》等。是编因周兴嗣《千字文》重一“洁”字,安章布句亦嫌无伦次

  • 黄帝八十一难经

    见《难经本义》。

  • 诗纬含神雾训纂

    一卷。清胡薇元撰。篇首有近代经学家廖平序,序称西汉以上说经,皆以纬为主,而齐鲁韩三家诗尤为显著。篇末有门人萧洁端跋,跋称胡氏旧有《诸经纬训纂》,现已散佚,唯有少数几种保存下来,《诗纬含神雾训纂》即其中

  • 柏堂集前编

    十四卷。《次编》十三卷。《续编》二十二卷。《后编》二十二卷。《余编》八卷。《补存》三卷。《外编》十二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号柏堂,学者称“柏堂先生”,安徽桐城人。性颖敏

  • 皇甫司勋集

    六十卷。明皇甫汸(198-1583)撰。皇甫字子循,号百泉,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人。皇甫涍之弟。七岁能诗,与兄冲、涍、弟濂号“皇甫四杰”。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历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政

  • 说文体例

    一卷。近代何容心(生卒年不详)撰。容心字蛰卿,安徽桐城人。何氏认为,有清一代,开示学童的“说文学”著作,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最佳,举一反三,循循善诱,然犹未尽善,只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纲,未以

  • 汉书知意

    一卷。刘咸炘(1898-1934)撰。刘咸炘字鉴泉,四川双流人。四川大学教授。民国二十三年(1934)卒,年仅三十七岁。他于马、班、陈、范的书都撰有《知意》。《汉书知意》的开头有序论。序论中说,班固的

  • 南充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袁凤孙修,陈榕等纂。袁凤孙,嘉庆十八年(1813)任南充县知县。明嘉靖年间,豫章刘侯、石溪韩司马同声相应,毅然秉笔修志,然其本今已不存。嘉庆十八年,袁凤孙掌南充后,为修志乘,广为搜集,

  • 保宁府志

    ①十四卷,明杨思震纂修。杨思震,明安岳教谕。其所纂除《保宁府志》外,另有《安岳志》若干卷。保宁府旧有志,然十分粗略,谬误亦多。杨思震以旧志为底本,适当删削,另广搜博采,增补史实,重新纂成兹编。《保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