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蒙古玉匣记

蒙古玉匣记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蒙古名为《新译通用玉匣记》,原为汉语本宗教类书,本出自道续藏、符录神道之类。后有人把此书整理译为蒙文,即为此书。书中首先载列了“宝金匣”一项,即汉本中法师迭择记,其次载列了“一切佛诞日”,即汉本的三元五腊圣诞日期,再次载列了“塑神像开光日、神不受享日、鬼哭日、斋日、九星男女值家”之类内容。书中所列的年月均用表格记载。另外书中所用的蒙语佛教名号,如“善财童子”、“哪吒太子”、“判官”、“夜叉”、“释迦如来”、“玉皇上帝”、“龙王”等在翻译为蒙语通行书籍中首次使用。此书有道光年间刻本。

猜你喜欢

  • 莅戎要略

    一卷。旧题明戚继光撰。书无序跋,未知著作年月。内容有“行军条教,”计十三条。“对垒号令”,计八条。“对垒教条”,一条。“守城军法”,八条。“舟师号令”,四条。“发船号令”一条。“行泊号令”,三条。“夜

  • 纯正蒙求

    三卷。元胡炳文(1250-1333)撰。胡炳文字仲虎,徽州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潜心朱熹之学,延祐中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世称云峰先生。著有《云峰集》十卷、《春秋集解》、《周易本义通释》等。自晋李

  • 芝园定集

    五十一卷。《别集》十一卷。明张时彻(1504-?)撰。张时彻,字维静,号东沙,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郊)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著有《善行录》、《明文苑》等。是集分二编,一曰《定集

  • 惕斋经说

    四卷。清孙经世(1783-1832)撰。经世字济侯,号惕斋,福建惠安(今惠安县)人,学者,陈寿祺弟子。道光辛卯优贡生,参加廷试时,死于京城,享年五十岁。经世少时喜读《近思录》,后沉研经义,深于理学,而

  • 齐治录

    三卷。清代于准撰。此书分十一门类摘录历代诸儒家的修身处事格言编辑而成。十一门类为:“幼学养蒙”、“闲家善后”、“士子守身”、“缙绅居乡”、“以道事君”、“任职居官”、“劝谕愚民”、“慎重刑狱”、“善俗

  • 列朝诗集

    八十一卷。清钱谦益(1586-1664)编。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后自称牧翁、蒙叟、绛云老人等。常熟(今江苏常熟市)人。钱谦益于天启初年就有志于仿效元好问编《中州集》的做法。一度着手编次明代的《列朝

  • 除夕唱和诗

    一卷。明黄鲁曾辑。黄鲁曾字得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著有《吴中往哲续记》、《南华合璧集》。此编集友朋唱和之作,凡二十二首,皆嘉靖二十九年(1550)岁除即事诗,初鲁曾友

  • 殷墟书契后编

    二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振玉在编著出版《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后,于1915年仲春,又亲自前往安阳小屯进行探访,作实地考察。回日本后,又“发箧尽出所藏骨甲数万,遴选《前

  • 悟真篇注解

    三卷。明张位(详见《问奇集》)撰。宋代张伯端所撰《悟真篇》传世后,曾有诸家为之作注,各家所见不同,一般认为翁保光注本较近于经旨。元代以后,由于多有窜乱而失原貌。张位撰此书,就是想明其经旨,为学者释迷正

  • 惜阴轩丛书

    三十五种,三百二十四卷。清李锡龄编辑。李锡龄字孟熙,陕西三原(今属陕西省)人,道光时官中书。于宅后构一园名远眺园,书斋名惜阴轩,贮书九万余卷,手披口吟,终日不倦。本丛书取世所罕见之宋元善本汇刻而成,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