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集
五卷。清蔡以封(约1755年前后在世)撰。蔡以封字桐川,嘉善(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均不详。蔡以封由优贡生官桐乡训导,工诗,著有《观光集》五卷,凡古今体诗八十五首,拟乐府四十六首,皆其监敷文书院时,逢高宗南巡,率诸生迎驾而作。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五卷。清蔡以封(约1755年前后在世)撰。蔡以封字桐川,嘉善(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均不详。蔡以封由优贡生官桐乡训导,工诗,著有《观光集》五卷,凡古今体诗八十五首,拟乐府四十六首,皆其监敷文书院时,逢高宗南巡,率诸生迎驾而作。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十二卷。明沈越撰。越字中甫,又字韩峰,明南京锦衣卫人。嘉靖进士。授罗田知县,改平江。后任山东道御史,谪开州通判。历卫辉推官,德安同知。著有《嘉隆两朝闻见纪》、《麓村诗》、《草新亭漫稿》。越因薛应麟《宪
三种,七十九卷。清末民国年间柯劭忞(详见《春秋穀梁传注》)撰。三种为《春秋毅梁传注》十五卷、《新元史考证》五十八卷、《译史补》六卷。第一种,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柯劭忞撰《新元史》时,仿司马光《资治
不分卷。清周郑表、汪锡康修,孔广文纂。周郑表,光绪末年任莘县知县。汪锡康光绪末年继任周郑表为知县。孔广文字翼轩,县训导。周郑表宰莘县,锐意修志,督催士绅依例采录,延儒学训导孔广文编纂,甫竣,周郑表去职
六卷。南朝陈徐陵(507-583)撰。清吴兆宜(约1672前后在世)笺注。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子。八岁能文,十三岁通老庄,其诗文与庾信齐名,号“徐庾体”。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
残本。九卷。清周象明(生卒年不详)撰。象明,字悬著,太仓(今江苏省大仓县)人。康熙举人。性行端洁。所著有《经同异录》、《尚友编》、《事物考辨》、《苏松田赋备考》等书,共数百卷行于世。这部书现藏寿县张氏
八卷。清吴鼒(1755-1821)撰。吴鼒,字及之,号抑庵,安徽全椒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朱厓甚爱其所作文章,奏御文字,多命其属稿。因老告归后,常与其乡人酣嬉文酒,跌宕林泉。吴鼒骈体文沉博绝
一卷,附一卷。清戴燮元撰。燮元,清末江苏丹徒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该书记其父戴肇辰生平。肇辰,字友梅,历官山东登州、济南、广东廉州、琼州、广州等地知府。任官山东时,曾与捻军作战,保卫登州城;任
二卷。《淡月平芳馆词》一卷。清章华(约1910前后在世)撰。章华字曼山,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取军机章京。邮传部创立时,侍郎张百熙奏调章华掌理章奏,旋补郎中,辛亥革命后
四卷。南宋李衡(1100-1178)撰。李衡字彦平,号乐庵,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绍兴年间,进士及第,授吴江主簿,后知溧阳县。隆兴二年(1164)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知婺州、侍
一卷。元苏天爵(详见《元朝名臣事略》)撰。记载元刘因遗事。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今属河北)人。钻研程朱之学,官至右赞善大夫。《元朝名臣事略》收录。本书所记为前书遗漏事迹,故名《遗事》。所记之事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