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清全祖望(1704-1755)撰。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自署鲒埼亭长。乾隆元年(1736)进士,选庶吉士。因忤首辅张廷玉,辞官返里,绝意仕途,主讲蕺山、端溪书院。读书著述,至老不辍。著有《鲒埼亭
一百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尚书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进礼
三十卷。清世宗胤禛(1678-1735)撰。胤禛姓爱新觉罗。年号雍正。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以继帝位。即用高压手段对待诸弟。又屡兴文字狱,削除诸王对下五旗军队的统率权,以加强君主专
五卷。清丁履恒(1770-1832)撰。履恒字道久,一字若士,号东心,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官至肥城知县。著作尚有《春秋公羊例》、《左氏通义》、《毛诗名物志》、《宛芳阁杂著》等
①十卷。清曾钰纂修。曾钰,字石友,福建惠安人,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任宁远县知县。宁远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迄清康熙年间曾两修,乾隆年间再修。曾钰任县令后,认为志又已六十年未修,亟应再辑。其自为
十八卷。唐林宝(生卒年不详)撰。林宝济南人,曾做过朝议郎、太常博士、国子博士。两《唐书》无传,生平亦不详。《艺文志》和一些古籍都称《元和姓纂》为林宝所撰。唯《唐会要》称王涯所撰,可能是因王涯曾为此书作
八卷。附《诗小谱》二卷。元陈绎曾(约1329年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文说》辞目)。是编分古文小谱、四六附说、楚赋小谱、汉赋小谱、唐赋附语五类,体例繁碎,大抵妄生分别,强立名目,殊无精警。诗小谱二卷
十卷。清汪龙(详见《毛诗异义》)撰。此书大旨在于申明郑笺。考其所学,师出归安丁小尺,又与金坛段玉裁相交,因此他说诗,笃守传笺,而尤其遵循训诂通假之理。此书虽名申成,但也只就可以阐发的加以引申,至于偏执
四十二卷首一卷,清叶桂年、高承瀛修,吴嘉谟、龚煦春等纂。高承瀛,潍阳人,曾任井研县知县。吴嘉谟,邑人,举人。龚煦春,邑人,廪生。《井研县志》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共四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
八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孔目章》全称为《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简称《孔目章》。是对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华严经》的论释,它把一切佛教流派分为小教,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