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二十卷八十回。清钱彩编次,金丰增订。钱彩字锦文,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金丰字大有,福建永福人。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有关资料推测,钱、金二人约生活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主要叙述宋代岳飞及其将士抗金的故事。早在南宋末年,岳飞故事就成为说话人的题材,元、明均有杂剧演其故事。明代还出现了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以岳飞故事为题材的小说。《说岳全传》即在此基础上创作的。金丰在序中云:“从来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忠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这是钱彩创作这部历史小说的原则。在此原则之下,《说岳全传》对历史典籍和《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原有故事情节,作了重新组织安排。突出岳飞的中心地位,把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的活动安排为岳飞活动的从属或陪衬,凡与岳飞无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人物情节,则一概舍弃不取。即使承袭《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部分,也在文字上重新加工,更为细致生动,实际是一次再创作。该书以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历史动荡为背景,描写金兵入侵之时宋朝以岳飞为代表的一批主战将领保卫国家、抵御强敌的英勇战斗,同时对比揭露了以秦桧为代表的民族败类破坏抗金大业、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行,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绪,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中心人物岳飞的形象塑造十分成功,他不忘国耻,立志“精忠报国”,一生为抗金事业艰苦奋斗,拼杀疆场,还要防范朝廷投降派的阻挠暗算,既大智大勇又忍辱负重,最后屈死于风波亭,悲壮慷慨,千百年来为人景仰。牛皋、宗泽、杨再兴、高宠、梁红玉、王佐等形象也十分鲜明,各有感人之处。但因过于强化岳飞的忠义,赞扬他的愚忠,则显示了作者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局限。至于将北宋灭亡、南宋偏安、秦桧害死岳飞等历史大事归于天数报应,诉诸荒诞迷信,则不足取。总的来说,该书是写岳飞英雄故事的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影响很大,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有清康熙间金氏余庆堂刻本,清大文堂刻本,清同治庚午(1870)木刻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庚午本铅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重新排印。1979年、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排印出版。

猜你喜欢

  • 柳南随笔

    六卷。清王应奎撰。王应奎字东淑,昭文(今江苏常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约清雍正、乾隆间在世。《柳南随笔》为笔记小说,杂记明末清初以来的朝野见闻,比较侧重记载当代文人们的轶闻琐事。对于前人著述和诗文,

  • 西湖诗

    一卷。清汪志伊撰。汪志伊,桐城人。《西湖诗》清刻本,为一卷。诗为七古长篇。先叙水利,谓守土者宜先思之。水利中,又先及湖心,而后东,而后北,而后西,而后南。水利后,则骈列古逸、先贤、祠墓,以为佳山水生色

  • 易汉学

    八卷。清惠栋撰。此书为追考汉儒易学而作。其中述孟喜易二卷,上卷述卦气之理,后列逸象。虞翻易一卷。京君明易二卷(干宝易附见),有八卦六位、八卦宫次、世应、飞伏、五行、占验。郑玄易一卷,述爻辰说。荀爽易一

  • 律吕新书衍义

    一卷。清吕夏音(生卒年不详)撰。吕夏音字大昭,新昌人,雍正年间举人。是书取材于蔡元定之《律吕新书》,并加以推阐。书中有五说六图,图后又附有论述和歌诀。他论律吕相生的次序,和蔡元定颇有出入。他自诩为发古

  • 圣学逢源录

    十八卷。清金维嘉(生卒年不详)撰。维嘉号潜川,休宁(今属安徽省)人。《圣学逢源录》系其讲学之语。“逢源”即探寻起源,全书分十八类,每卷为一类,卷首拟立六字标题,并分别标注深造篇第几字。是书全为维嘉讲学

  • 琵琶行传奇

    一卷。清赵琴斋(生卒年不详)撰。琴斋乃字,名不详,连城(今属福建)人。据乾隆五十一年(1786)作者自序及其弟赵继曾卷末跋文和题词,知其兄弟二人同寓九江,怀才不遇,相对愁苦,作曲以自况。杂剧《琵琶行》

  • 晓庵新法

    六卷。清王锡阐(1628-1682)撰。王锡阐字寅旭,号余不,又号晓庵,又号天同一生。江苏吴江人。不愿出仕清朝,乃闭门读书,任塾师,专攻天文,经常进行天文观测。著有《五星行度解》,另有《晓庵先生文集》

  • 无悔斋集

    十五卷。清周京(1677-1749)撰。周京,字西穆,又字少穆,钱塘(今杭州)人。廪贡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称疾不试。周京才华渊博,交游皆一时名流。著有《无悔斋集》。此集共

  • 空青石传奇

    二卷。清万树撰。万树字花农,又字红友,号山翁,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时为国子监生。康熙二十一年(1682)两广总督吴兴祚爱其才,延致幕下掌一切奏议。闲暇时则作戏曲,令吴家伶人演歌之。著作二十余种

  • 藏书

    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李贽事迹详见《九正易因》。是书记述战国至元史事,纪传体裁,纪传之中,又各立名目。前有自序曰:“前三代吾均勿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