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解字段注考正

说文解字段注考正

十五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桂芬字獧甫,又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属江苏)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入李鸿章幕府。通经史、小学、曾校宋本《说文韵谱》行世,另著有《说文部首歌》等。此书乃是校勘段氏《说文注》之作,据其《考正凡例》所述,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段氏用许本文,大率以铉本为主,间用锴本及他书所引,其未注明者,今皆考补;(2)段氏引书,率不著卷数、篇名及三传某年,今皆考补;(3)段氏引书,辄仍前人引用之文,间与今本不同,或古本有而今本无,或为古有今佚之书,多不著何书所引,今皆采其所本,一以今有之书为主,加以订正;(4)引书可删节,不可改窜,凡段氏所引有改窜者,有删节而致不明了者,今皆订正;(5)段氏引书,或据一说“某应改作某”,即将所引书径改作某,殊骇人目,今皆订正。胡朴安说:“冯氏之校勘,大有功于段氏。阮氏所谓精力就衰,不能改正者,冯氏悉为之改正矣。阮氏所谓门下校雠不能参检本书者,冯氏悉为之检矣。如有人将冯氏之所订正者,一一附段氏原书之下,则尤便读者也。”《续修四库提要》云:“〔冯氏〕所见有出钮树玉、徐承庆、王绍兰诸家之外者,……凡所驳正,皆有依据,非故为攻瑕索疵者比也。”(杨锺羲)是书久未刊行,张之洞《书目答问》以未见为憾,1928年金山高燮得其稿于桂芬曾孙泽函处,即从原稿影印。

猜你喜欢

  • 栾城集

    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宋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嘉祐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第。

  • 以当一瓻

    三卷。序目一卷。别本以当一瓻不分卷。续增集对七巧图二卷。《以当一瓻》,清裘良白撰。七巧之戏,自嘉庆十八年(1813)《七巧图合璧》出书后,对此道爱好者蝉联鹊起。道光五年(1825),此《以当一瓻》(又

  • 春秋左氏传答问

    一卷。刘师培(详见《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撰。民国元年(1912)刘师培游四川,主持成都国学院事,兼任国学学校讲习。学生向他请教有关《左传》的问题,他就随时加以解答,记录下来共二十七条,汇为此书。他大

  • 木斋诗说存稿

    六卷。清褚汝文撰,汝文字伯机,江西高安人。此书多标新立异,大胆质疑之说。如认为孔子未曾删诗。现存诗序有毛公传序文字衍入等。所论虽未足征信,但颇能开人思路。但也有过于牵强臆断之处,如认为诗序是国史旧文,

  • 大乘止观法门

    四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大乘止观法门》唐代已失传,宋咸平年间释遵式得之于日本。此书共分五门,即止观依止,止观境界,止观体状,止观断得,止观作用。依止是指以意识依止于心,

  • 春秋义存录

    十二卷。清陆奎勋(详见《陆堂易学》)撰。此书极力批驳所谓《春秋》一字褒贬之说,对《公羊》《穀梁》二传拘守书法的缺陷和宋儒严峻苛刻的论说颇有廓清之功。但因作者务高求胜、翻空出奇,本书之失也较为突出。如:

  • 渔洋山人年谱

    一卷。清金荣编。金荣字林始,江苏吴县人。此谱系就惠栋《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注补本改编而成,采用谱表式,前有世系,表分纪年、时事、出处、诗文著述四项,但其内容不出原谱,又将士祯自撰正文与惠氏所作补注混而为

  • 名家词抄

    不分卷。清聂光编。聂光字晋人,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所选自吴伟业、龚鼎孳以下共三十家。考卷首曾王孙《序》,称为“百家名词”,却与集中所载之数不符。又云:“词体之变迁,选者之诠次,

  • 绣斧西征录

    一卷。明何镤编。镤,泰兴(今属江苏)人。生卒不详。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该书是一部家乘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何镤祖父何棐在正德年间以御史身份监军,讨伐四川农民起义首领鄢本恕、蓝廷瑞之事的。所录全部

  • 桐城轶事

    一卷。撰者不详。桐城为人材辈出之地,该书记明清换代之际诸名贤事迹。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编年体,历记仕于福、唐、桂三藩诸臣,始于顺治元年(1644年)迄于顺治七年。下编为桐城人姓氏,间附小传,注其科甲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