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书通

读书通

二十卷。明郝敬撰。郝敬(1558-1639)字仲与,一字楚望,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历知缙云、永嘉二县,征授礼科给事中,乞假归养。补户科,因事受累,谪知江阴县。后归家杜门著述。尚著《周易正解》、《尚书辨解》、《毛诗原解》、《礼记通解》等多种。前后有郝氏序跋。中分卷二十。卷一论声不止四,为《四韵纠谬》;卷二论音成于五,为《五音谱》;卷三至卷十七,依五声分韵,列举诸字;卷十八至卷二十,辑通假连字为附录焉。是编以人开口是元声,一声为宫,二声为商,三声为角,四声为徵,五声为羽。谐声至五而合,五为天地万物之成数,不可增损。音但可言宫商角徵羽,不可言平上去入。定音为四,有四无五是有宫商角徵无羽。又以五为天地成数,十二者天行之纪,五音十二律,从来远矣。天行而周,故五声尽于六十,乃每声定为十二韵,以同、迟、危、虞、孩、沈、田、调、摩、邪、强、求,为宫声之韵;以统、齿、伟、语、海、逞、忝、窕、么、写、襁、臼,为商声之韵;以洞、稚、魏、遇、害、趁、簟、眺、磨、谢、绛、旧,为角声之韵;以笃、彻、虢、月、黑、欣、铁、涤、末、亵、甲、屈,为徵声之韵;以东、志、屋、药、汗、真、天、殿、禡、削、鉴、鸠,为羽声之韵。是为郝氏理论之梗概。论者谓其说“既无根据,更无标准,其向壁虚造,视昔之以当时见行之音,分隶四声二百六部者,盖更无可取焉”。唯附录所辑连字,可资参考,议论亦有甚是者,不当概从屏斥也。是书刊入《山草堂集》内编,有明万历崇祯间郝洪范刊本。

猜你喜欢

  • 西溪丛语

    三卷。南宋姚宽(1105-1162)撰。姚宽字令威,号西溪,越州嵊县(今属浙江)人。其父姚舜明,绍圣四年(1097)进士,南宋建立后,历官户部侍郎、徽猷阁待制等。姚宽以父任荫补为官,仕至权尚书户部员外

  • 白露山人遗稿

    二卷。明黄傅(约1460-约1499)撰。黄傅,字梦弼,自号白露山人,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终监察御史。著有《白露山人遗稿》。是稿收诗、文各一卷,因其住所在兰溪县白露山

  • 三续疑年录

    十卷。清陆心源(见《元祐党人传》)撰。钱大昕《疑年录》详于儒林文苑。心源益之以名臣大儒、气节文章之士,旁及书画隐逸之流,而以女士释道之通文事者附于后,共得一千二百余人。现有《存斋杂纂》本。

  • 偶存草

    清王植(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王植字怀三(一作槐三)。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授广东省和平县知县。本集是王植所自编。植喜讲学,其诗全沿宋代邵雍《击壤集》之风格。有清雍

  • 青郊六十自定稿

    四卷。梁焕奎(约1908年前后在世)撰。梁焕奎字壁垣,湖南湘潭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二十九年(1903)举经济特科,召试,以知县分发江苏。此集四卷。一卷为五言古体。二卷为五言律体

  • 乐律明真

    不分卷,附《乐律算题》一卷。清爱新觉罗·载武撰。载武字绍舫,同治、光绪年间人,潜心物理算学,曾为会典馆校订乐律乐图,度量权衡等,著有《乐律答疑》二卷、《排列算法》四卷。作者认为古人研究乐律之学有未善之

  • 郭令公遗事

    一卷。明来棐编,其子文豸续编。来棐字体忱,陕西华州(今华县)人,曾官任确山县令。来氏曾采辑唐郭子仪、宋寇准遗事,撰成《郭寇随笔》二卷。此书即第一卷。因仅刊此卷。故改题《郭令公遗事》。书中列有采用书目,

  • 童子问

    三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谥文忠。

  • 石鼓文音释

    共四卷(《石鼓文音释》三卷,《附录》一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卷一为石鼓古文,卷二为音释,卷三为今文。附录则为唐韦应物至明李东阳等所作石鼓诗,凡五篇。卷首

  • 三阶佛法

    四卷。隋代释信行(540-594)撰。信行,俗姓王,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人。三阶教的创立者。自小出家为僧,他执意刻求佛法,博涉经论,学而不厌。参佛尽礼尤为僧俗称道,每逢塔像必周行礼拜。后于相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