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仪礼录

读仪礼录

一卷。清曾国藩(1811-1872)撰。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市)人。一生标榜程朱理学,善文章,有《曾文正公全集》。其传见于《清史稿》诸书。是书是曾国藩读《仪礼》笔记。自《士冠礼》抽上注,至《有司彻》于尸祝主人主妇,共有一百一十多条,十七篇都有所收录,间或有新义。如《士昏礼》姆加景注,大概如明衣,加之以为行道御尘,使衣鲜明,认为吾乡嫁女在舆著布青衣于上,或亦景之遗意,《隋书·礼仪志》写作“加憬”。如《乡射礼》,其中蛇交韦当,注直心背之衣,曰当。是书认为心背称为当,如同说前面后面。也有辨正者。如《燕礼》,君曰以我安,辨驳张尔岐说。安坐以留之,认为安就是留,不是安坐之外,还有所谓留。如《聘礼》,宾拜饩亦如之,注宾殊拜之,也辨驳张尔岐说。成拜讫又降拜,认为应当说,降拜讫,又成拜。都有自己见解。如《丧服》大夫公之昆弟,大夫之子,为其昆弟庶子姑姊妹女子子之殇。引《钦定义疏》,也有公族高勋世为大夫,嫡子年虽未冠,已经为大夫者。按:此解释非常确切。春秋时期,少年为大夫者很多,象晋赵武、栾盈,鲁叔孙婼之类,不可胜举,不能拿五十后爵之礼来进行例证。疏认为或许有盛德少年为大夫,这也是理想之词。春秋时期多世卿,父为卿死,其子之少年嗣其位者,即为卿,就是此经所说的大夫,怎么能都有盛德?总之,既然有世卿,就有少年之大夫,不细究诸儒不引用的原因,怎能认为非成周强盛时期之礼制。又同居则服齐衰期,异居则服齐衰三月,必尝同居,然后为异居。是书认为象范文正公,起初跟随母嫁朱氏,后来又归范氏,当文正在朱家时,称作同居,等回到范家以后,称作异居。假若其初未曾随从母亲到朱家,就并不能称他异居。是无服。按:曾氏此说,很有独特见解,而且计证恰当。缌麻章之贵臣贵妾,列举有专指大夫言之,有通指大夫以上至天子诸侯言之,有专指士言之,而断定为以指士者是正确的,这种说法却不恰当。大概此章之贵臣,就是斩衰章传所言之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并非有二。天子贵公,诸侯贵卿,大夫贵室老,此马氏认为贵臣。假若认为专指士,则士之有臣无臣,还没有论定,怎能有贵臣,更何论贵妾。此节,古今诸儒,论说纷纷,有如聚讼,殊不知用注来解释经,何如用传来解释经。传中既然有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之文,自然应当认为马融之说是正确的,不必以天子诸侯无臣妾之服为疑。春秋时期,天子诸侯并不十分尊贵。《论语》说,今拜乎上。又如下堂而见诸侯,卿佐之丧,国君亲临,都有证据。且《服问》有公为卿大夫锡衰以居之文,自然不能说无服。这是汉儒以后,过分尊君而导致的错误。曾氏素性谦谨,不敢是马氏,不能作为根据。此书有《曾文正集》本。

猜你喜欢

  • 经义图说

    八卷。清吴宝谟(生卒年不详,嘉庆间在世)撰。宝谟为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生平不详,所著除本书外,尚有《淡远轩诗集》三十卷。本书卷首例言说:“尝见六经图拓本,相传朱子所订,不知石碣藏于何地。后至京师,

  • 北溪字义

    二卷,附《严陵讲义》。南宋陈淳(生卒年不详)撰。陈淳字安卿,号北溪,漳州龙溪(今属福建)人。朱熹守漳州时,曾受学教诲。嘉定十年(1217),以特奏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任而卒,谥“文安”。著有《

  • 医镜

    四卷。明蒋仪(生卒年不详)撰。蒋仪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嘉兴(今属浙江)人,正德九年(1515)进士。书中前后无序跋,仅在凡例中蒋氏自称“医镜之镌,骈车海内。今梓药性,仍以镜名。”书中主论药性,分为温

  • 春秋意林

    二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

  • 诗传名物集览

    十二卷。清陈大章撰。陈大章,“章”一作“璋”,字仲夔,号雨山,黄冈(今湖北黄冈)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以母老乞归,遂杜门读书。工诗文,精名物训诂。《诗传名物集览》凡三易其

  • 七录

    十二卷。南北朝阮孝绪撰。阮孝绪(479-536),字士宗,谥文贞处士,河南尉氏人,著名目录学家。童年时过继给有万贯家财的叔父,不爱金钱而爱读书。屏居一室,苦攻坟典,谢绝交往,远离仕途。13岁通晓五经,

  • 补阙肘后百一方

    见《肘后备急方》。

  • 蚕桑说

    一卷。清黄某(生卒年不详)撰。黄某,不知其姓名,清末任安徽太平县知县,约生活于清末至民国初期。黄某为推广养蚕业,与本县的一个叫赵敬如的人共同编写了《蚕桑说》一书。《蚕桑说》讲述种桑养蚕的生产技术及经营

  • 远镜说

    一卷。旧题汤如望纂。汤如望亦名汤若望。明天启入中国时,初名汤如望,入清后改名汤若望。然天文乃科学中最古之学,先惟恃算之法;远镜发明以后,可以眼力测之。则此远镜关系天文学者至巨。是编前有天启六年若望自序

  • 涉闻梓旧

    二十五种,一百一十四卷。清蒋光煦(详见《别下斋丛书》)编辑。蒋光煦既刊《别下斋丛书》之后,意犹未尽,又校刊此书。其门类与前书大致相同,选辑诸书虽上及宋元,但以清代撰述为多,共二十五种:元黄泽《易学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