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十卷。吴兢(669-749)撰。吴兢,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武则天晚年,为直史馆、修国史,参预修撰《唐书》。自武则天退位至玄宗亲政,在长达八年之久的朝政动荡之中,吴兢由左(右)补阙转迁起居郎,始终未离史任。开元四年(716)底,同刘知几重新修定《则天实录》、《中宗实录》、《睿宗实录》共五十五卷,受到褒奖,授以著作郎,兼修文馆学士。明年,迁卫尉少卿。在姚崇、宋璟“欲复贞观之政”的政治气氛下,吴兢开始着手“贞观故事”的编录。八年(720),源乾曜、张嘉贞为相,为“缅怀故实”,“命”吴兢对“太宗时政化”“备加甄录”。吴兢“缀集所闻,参详旧史,撮其旨要,举其宏纲”(《贞观政要》序),正式编录。九年(721),张说入相兼修国史。吴兢与张说在志趣、人品等方面多不相容,张说便趁吴兢父丧之机解除其史职。吴兢在父丧期间虽然编成该书,却又无法进献玄宗。丧终,起复为太子左庶子,只能“私撰”国史。到开元十七年(729)六七月,源乾曜罢相,张嘉贞去世,监修国史由新任中书令的萧嵩接替,吴兢写了《上贞观政要表》,连同早已编定的十卷书一并进呈,希望玄宗“克遵太宗之故事”,并表示“陛下尚不修祖业,微臣亦耻之”。然此时玄宗已“骄心浸生,德消政易”,对其书不加理睬,对其人则以“书事不当,贬为荆州司马”。吴兢在外任辗转数州,历时十余年,天宝初,入为恒王傅。其终生所修史籍,唐史八十余卷,《唐春秋》三十卷,又别撰梁、齐、周史各十卷,陈史五卷、隋史二十卷。流传至今者,唯有《贞观政要》十卷和《全唐文》所收14篇表疏。《贞观政要》十卷,分四十类编录太宗君臣的问对以及大臣们的谏诤、奏议等。第一卷分君道、政体两类,总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和“自古理政得失”的经验教训。第二卷分任贤、求谏、纳谏三类,专论任贤政治和君臣“共相切磋,以成治道”。第三卷分君臣鉴戒、择官、封建三类,着重君臣关系(包括宗室、勋旧),强调“上下同心,不相猜疑”。第四卷分太子诸王定分、尊敬师傅、教戒太子诸王、规谏太子四类,专论教育帝王子孙的问题。第五卷分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五类,“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第六卷分俭约、谦让、仁恻、慎所好、慎言语、杜谗邪、悔过、奢纵、贪鄙等九类,旨在“克己励精”。第七卷分崇儒学、文史、礼乐三类,展示文教的重要作用。第八卷分务农、刑法、赦令、贡赋、辩兴亡等五类,分论几个与治乱兴亡密切相关的具体方面的基本政策。第九卷分征伐、安边两类,专论对外关系和用兵利害。第十卷分行幸、畋猎、灾祥、慎终四类,大都围绕“居安思危,慎终如始”展开。吴兢撰录该书,“义在惩劝”,对于书中事的年代等注意不够,加之宋代以后辗转传抄,书中讹误较多。元代学者戈直,参考诸书,相互校订,并采辑了唐宋二十二家的评论,世称“戈本”,刊于至顺四年(1333),通行海内外。在此基础上,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校点本。此外,北京图书馆藏有最古版本,朝鲜、日本尚有多种刻本和古写本。

猜你喜欢

  • 凤山郑氏诗选

    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7)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迁南户部郎中。著有《易经通论》等多部书。此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郑孔道,号一所,

  • 倪石陵书

    一卷。宋倪朴(约1173年前后在世)撰。倪朴,字文卿,号石陵,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因居于石陵村,所以号为石陵。曾应进士举。绍兴末(1162),金人将南侵,朴拟上万言书,但无回音。郑伯熊

  • 四川盐法志

    四十卷。清丁宝桢(1820-1886)撰。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同治六年(1867)任山东巡抚,光绪元年(1875)在济南建立山东机器局,次年任四川总督。有《丁文诚公奏稿》。

  • 金华府志

    三十卷。清张荩修,沈麟趾纂。张荩字敬庵,三韩人,康熙十年以内国史院中书,出任金华府知府。金华自宋、元时有志,后均未流传于世。明成化时,始定府名,郡守周宗智为府志二十卷。万历时郡守王懋德续前三志。《金华

  • 幽居录

    三卷。撰者不详。此书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四库全书》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四库全书总目》考:检勘全书,乃全载宋周密《齐东野语》第六卷至第十卷全文,且无一字异同,惟叙述次第稍有颠倒,因此该书是伪书。《四

  • 砚笺

    四卷。宋高似孙(详见《剡录》)撰。是书成于嘉定癸未(1223)年间,前有自序一篇,文字隐晦、艰涩,难明其意。卷一记端砚,分十九个子目,其中砚图一类列二十四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四十二式,查《四库全

  • 玉兰堂帖

    六卷。刻者不知其名。第一、二卷题“古法帖”,第三、四卷题“唐名人帖”,第五、六卷题“宋名人帖”。形式上六卷皆同,而刻尾年月则大异。前二卷云:万历庚寅云阳姜氏玉兰堂摹勒上石。后四卷帖尾则云:淳熙三年二月

  • 时物典汇

    二卷。旧本题明李日华(见《姓氏谱纂》)撰。其书仅一百三十九页。卷首题鲁重民补订,钱蔚起校正。其书杂采类书故实,编辑而成。舛误百出,似他人托名而为。有《四六全书》本。

  • 自娱吟草

    四卷。清金廷桂撰。生卒年未详。金廷桂字染香,自号石顽,江苏常熟人。诸生。生平勉学笃行,味道守真,喜读马班三史,于班书尤熟,成《三史札记》二十卷。其诗稿甚富。沈曾植为选一百八十五篇。金廷桂年逾八十,手定

  •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见《浙江图书馆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