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资州直隶州志

资州直隶州志

三十卷首四卷,清刘炯修,张怀渭等纂。刘炯,曾任资州知州。资州有志始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纂修者为知州三韩朴怀德。兹编则为续康熙志而作。《资州直隶州志》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共三十卷。卷首为序文、纂修姓氏、凡例、图考、圣训、宸翰。正文分为:卷一至卷六,舆地。卷七至卷八,食货。卷九至卷十,学校。卷十一至卷十二,官师、武备。卷十三至卷十四,选举。卷十五至卷二十,人物。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八,艺文。卷二十九,金石。卷三十,杂类。此志分门别类大体以通志为准,而搜罗繁富,叙述翔实,无杂蔓之弊,亦州志之简当者也。

猜你喜欢

  • 世本八种

    作者不详。记载自黄帝至秦朝(一说春秋》帝王公卿大夫的世系及事迹,有《帝系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居》、《作》、《谥法》等篇,大概原为古史官所记,后来续有增补,并非出于一人之手。司马

  • 春秋义存录

    十二卷。清陆奎勋(详见《陆堂易学》)撰。此书极力批驳所谓《春秋》一字褒贬之说,对《公羊》《穀梁》二传拘守书法的缺陷和宋儒严峻苛刻的论说颇有廓清之功。但因作者务高求胜、翻空出奇,本书之失也较为突出。如:

  • 姓氏谱

    六卷。清李绳远(生卒年不详)撰。李绳远字斯年。嘉兴(今属浙江)人。此书杂抄《万姓统谱》而成,舛漏很多。似乎抄录自用,不似著书。

  • 资治通鉴述

    无卷数,清陈诜撰。陈诜,著有《易经述》、《资治通鉴述》等。其中《资治通鉴述》有凡论三十二篇,所论上起春秋时的范蠡,下迄唐代的陆贽、裴度,篇末作史官论一篇,从陈诜所论述的史事看,战国时期的居十分之七,秦

  • 玩月轩诗草

    一卷。《爨余吟草》二卷,清屠镜心撰。屠镜心,生卒年不详,江苏宜兴人,库生任星咸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年间巾箱刊本,卷首题“阳羡屠镜心《扫花主人剩草》”字样。书前有其侄屠耀曾、张之缙所作的序言;还有戴

  • 杨文敏集

    二十五卷。明杨荣(1371-1440)撰。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建文进士,初任编修,永乐时,明成祖朱棣召入文渊阁,以多谋能断,为成祖所重,并为之更名杨荣,多次随行北巡,升至文

  • 宋政和礼器考

    一卷。清孙治让撰。孙诒让,详见《契文举例》条。孙诒让对古文字学的最大贡献是对不同代的铭文作偏旁分析,借以追寻古文字的发展规律。他所著《古籀拾遗》三卷,上卷订正宋代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十四条;

  • 两浙金石志

    十八卷。清阮元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著名经学家、史学家。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罗

  • 营山县志

    三十卷,清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翁道均,曾任营山县知县。营山县有志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为县令张玉麟所修。乾隆九年(1744)县令李溶、四十五年(1780)县令王绂疆先后续修。嘉庆十七年(181

  • 秦汉瓦当文字

    一卷。续一卷。清程敦撰。程敦,字彝斋,安徽歙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瓦当,即筒瓦之头,其上多有纹饰和文字,以为装饰之用。研究瓦当上的文字,并著有专书的,首推朱枫的《秦汉瓦当图记》。《秦汉瓦当文字》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