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辨字通考

辨字通考

四卷。清王在镐(生卒年不详)撰。在镐字西周,太原(今属山西)人。是编为纠正当时楷书的书写混乱而作。自汉唐以来,帖写迭兴,后人袭之,字学因之以讹;又乡村塾师以及农工商贾,非求简便,即求新奇,参差其画数,于是有俗字、讹字、减笔字之谬,字学又因之以讹;又有疑似莫辨,彼此混相为用,字学更因之以讹。王氏以为《康熙字典》较其他字书,虽为详备,但卷帙繁重,使用不便,遂以其正文合备考、补遗,参互校订,逐部逐画,载列其字,而成是编。卷首曰辨似,辨略,辨不分正同之字,辨不宜用之字,辨通用之字,辨臆造之字,部首奇字音义辨误;卷一曰辨音,分韵异同;卷二曰历代异体;卷三卷四曰辨正同俗体。其作字从功令所尚,不泥于古体。其于音义极多之字,只载一二端,惟辨清画数而已。至于分韵异同,悉遵《佩文韵府》。是书对于通行正楷的考辨,是非疑似,莫不分明,使人了如指掌,有所适从。是书有王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清平县志

    ①二卷。清王佐纂修。王佐,满洲正黄旗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清平知县。王佐掌清平后,见旧志自兵燹之后,所存不过什一,遂为重修。取旧志为蓝本,加以厘正而更新,终成新志。《清平县志》康熙五

  • 泗州志

    十一卷。清叶兰纂修。即乾隆《重修泗州志》

  • 易例

    ① 二卷。清惠栋撰。惠氏《周易述》目录中曾列有《易微言》等七书,除《易微言》附刊于卷末,其余并有录无书。此书即其七书之第三种。乾隆间于潮阳刊版单行。此书最后一条说:“《坤·文言》述坤云妇道也,妻道也,

  • 性学吟

    二卷。清徐世沐(1635-1717)撰。徐世沐,字萧翰,又作尔瀚,号青麓,又号青牧,江阴(江苏江阴)人。有《四书惜阴录》、《易书诗三礼春秋惜阴录》《周易存议录》、《周易惜阴诗集》及《性学吟》。是集凡二

  • 礼记厘编

    十卷。潘相(?-1790)撰。相字润章,号经峰,安乡(今湖南)人,清代经学家。相有《吾学编》等书,已著录。《礼心厘编》书首有陆耀《序》云:“古之读书也难,今之读书也易。难故数千年,而仅有郑康成、孔颖达

  • 太极解拾遗通书解拾遗后录西铭解拾遗后录

    各一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该书对《太极图说》、《通书》、《西铭》等书,只解其大义。因于原注下别加案语,发挥其说,故曰“拾遗”。《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通鉴答问

    五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厚斋、一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庆元县)人,淳祐时进士。中博学鸿词科。曾奏言:“因危言而紊乱纪纲,以偏见而咈公议,势不当留。”并先后忤丁大全、贾

  • 几何通解

    一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经徐光启、利玛窦译出前六卷之后,立即引起了梅文鼎的兴趣,梅文鼎认为我国传统的勾股算术和由西洋传入的《几何原本》形式上虽不相同,但理论可以会通。

  • 超性学要

    三十二卷,目录四卷。意大利多玛斯(1226-1274)撰。多玛斯是欧洲中世纪神学大师,天主教奉为矩矱者。《超性学要》是一部耶稣教类著作,原名《神学纲要》。当时耶稣会士译神学曰天学,此言超性学,故名为《

  • 别本袁海叟诗集

    四卷。明袁凯撰。袁凯,字景文,自号海叟,华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三年(1370),以布衣召任御史,后托疾辞官,洪武二十九年,起任华亭县学训导。著有《海叟集》。是集为明正统元年(1506)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