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古堂全集

道古堂全集

文集四十八卷。诗集二十六卷。清杭世骏(1696-1773)撰。世骏,字大宗,号堇浦,晚年自号秦亭老民。仁和(今杭州)人。清学者,雍正元年(1723)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因主张“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罢归。晚年主讲粤东、扬州书院。学识渊博,长于史学及小学。曾受命校勘《十三经》、《二十四史》。著有《诸史然疑》、《江志补注》、《续方言》等。是全集分文集、诗集、集外文、集外诗。另有轶事。文集内容:卷一至卷二,御试赋等六篇;卷三,颂三篇;卷四至卷十七,序一百六十六篇;卷十八至卷十九,记二十三篇;卷二十至二十一,书十七篇;卷二十二,论十一篇;卷二十三,议、解八篇;卷二十四,说、表、解等九篇;卷二十五,考、铭、箴等二十篇;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七,跋三十六篇;卷二十八,文后、题解等十七篇;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六,傅三十一篇;卷三十七,事、议、祭等八篇;卷三十八,行状六篇;卷三十九,碑铭五篇;卷四十至卷四十四,墓志铭三十三篇;卷四十五,墓表九篇;卷四十六,墓志铭、墓表九篇;卷四十七,墓碣、厝志九篇;卷四十八,圹铭、墓砖、塔铭九篇。诗集为古今体诗集,其内容:卷一至卷二,《橙花馆集》;卷三,《过春集》;卷四,《补史亭剩稿》;卷五,《闽行杂录》;卷六,《赴召集》;卷七至卷十,《翰苑集》;卷十一至十二,《归耕集》;卷十三,《寄巢集》;卷十四,《修川集》,卷十五,《桔堂集》;卷十六至卷二十,《岭南集》;卷二十一,《间居集》;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韩江集》;卷二十五至卷二十六,《送老集》。集外文,内容:赋、考、记、序等十八篇;集外诗内容:《梅花百咏》、《兰溪城下宿汪启叔寓馆》等一百二十六首。轶事内容:《高大父鱼亭公》、《王述庵先生》等二十二则。是书传世者有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四十一年(1776)两次刻诗集二十六卷本,光绪十四年(1888)汪氏振绮堂重刻本(为足本),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文集四十六卷、诗集二十六卷本。

猜你喜欢

  •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

    三十卷。元汪克宽(详见《礼经补逸》)撰。此书模仿孔颖达《左传正义》,专为胡安国《春秋传》作疏。其《自序》称此书“详注诸国纪年谥号,可究事实之悉;备列经文同异,可求圣笔之真;益以诸家之说,而裨胡氏之阙疑

  • 阅耕余录

    六卷。明张所望(生卒年不详)撰。张所望,字叔翘,上海(今地名同)人。万历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此书为张所望之随笔札记,其中多有所考证,但采摭旧文者亦不少。内容兼涉谐谑、因果报应等杂事,有些类似陈继

  • 十六观斋经说

    一卷。清何维栋撰。维栋,字研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境内)人。光绪癸未(1883)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这部书的大部分是其在江南异阴书院时的课堂作业,由其子积祜辑录整理而成。是书凡说《易》、《书》、《

  • 历代制度详说

    十二卷。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县)人。吕好问之孙。小时性情急躁。一日,读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平时的愤怒,一下都消解了。与朱熹、张栻很友好。被称为“东

  • 旗务集览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亦无成书年月。是书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二十四固山现行办事章程,其卷一、卷二为旗署印房应办事务,包括办理查阅外省营伍、考试应对宗室、拣选各等官缺、点验军器、盘查户部三库、补进内大臣、文

  • 圭庵诗录

    不分卷。清吴观礼(?-1878)撰。吴观礼,字子隽,号圭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辛未进士,官编修。同治初,吴观礼以刑曹参与左宗棠军幕,后思母,辞归。入都礼部试,中第,旋入词林。光绪时,典试蜀中,

  • 仪象考成

    三十二卷。清戴进贤主编。有二十六人参加编纂工作。前两卷说明“玑衡抚辰仪”的性能与用法,后三十卷是星表。包括总纪恒星及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三卷,恒星赤道经纬度十二卷,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道经纬度表一卷,天汉

  • 礼记质疑

    四十九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一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县(今湘阴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与曾国藩为至交。184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左侍郎,苏松粮道,

  • 陈州志

    十二卷,清王士麟修,何润纂。王士麟,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来任知州。何润,字尔澍,本县举人。本志为现存最早的陈州志。其志纂修时,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志尚存。顺治十五

  • 月岩集

    五卷。清周礼(约1663前后在世)撰。周礼,字情畊,号月岩,江西宜黄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月岩集》。是集凡五卷,文四卷,诗一卷。其文师法欧阳修,苏东坡,顿挫曲折,酣畅洒脱,颇有欧苏之风致;其诗则平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