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藏目录详注

道藏目录详注

四卷。明白云霁(生卒年不详)撰。白云霁,道士,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属南京市)人。撰有《道藏目录详注》四卷。其书成于天启丙寅年(1626)。书中以《道藏》所收之文题,分门编次。其大纲分三洞四辅共为七部,与《云笈七签》分类相同。其三洞为:一、洞真,称载大乘上法;二、洞玄,称载中乘中法;三、洞神,称载小乘初法。其四辅为:一、太玄辅洞真,二、太平辅洞玄,三、太清辅洞神,四、正一贯通三洞三辅为之总汇。其中三洞以下各分十二类是为子目,三洞总为三十六部经。其中四辅不分类。三洞以下所分十二类为:一、本文,二、神符,三、玉诀,四、灵图,五、谱录,六、戒律,七、威仪,八、方法,九、众术,十、记传,十一、赞颂,十二、表奏。各部类所收经书依《千字文》为次序。以一字表示一函,每函各标其书名及卷数。如“天字号计十卷”、“洪字号计十七卷”下标某经书名。其中自天字号至群字号为旧《道藏经目录》,英字号至蒋字号为明人《续道藏经目录》,内含《道藏缺经目录》二卷(多以散佚)。每条之下各有解题,如同《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等书的体例。所列诸书之中,有些是从它类捃拾以足卷帙。如刘牧《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张理《易象图说内外篇、《易筮通变》、《易图通变》等,以前皆入易类,还有以前入杂家类、法家类、数术类诸书,都移入道家类。清代学者对此颇不赞成。《四库提要》称其“一概收载,殊为牵强”。然此书详述《道藏目录》,对后世学者了解《道藏》的梗概,实有助益。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与《道藏》本稍有差异,可互为参阅)。

猜你喜欢

  • 宝峰集

    二卷。宋赵偕(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赵偕,字子永,慈溪(今浙江慈溪县)人。赵偕乃宋之宗室,宋亡不仕,隐于大宝山东麓,学者称“宝峰先生”。著有《宝峰集》。此集为其外孙顾恭所编,分上、下二卷,后在兵火

  • 读书杂志余编

    见《读书杂记余编》。

  • 周易集解纂疏

    十卷。清李道平撰。李道平,生卒年不详。字远山,湖北安陆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此书是李道平对唐代李鼎祚著《周易集解》所做的比较详尽的疏证。由于李道平治易深受惠栋和张惠言的影响,故此书多取惠、

  • 受菩萨戒仪

    一卷。陈代释慧思(515-577)撰。慧思,俗姓李,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少年“以弘恕慈育知名,闾里称言”。因屡次梦见梵僧劝他超群脱俗,乃于十五岁奉佛出家。他时不废日,刻意苦学,诵《法

  • 儒函数类

    六十二卷。明汪宗姬(生卒年不详)撰。汪宗姬字肇郃。此书在《明史·艺文志》中作《儒数类函》,约刊本之误。书中所录故实皆以数统计,自一至万。书之体例冗杂。

  • 兰汀存稿

    八卷。明梁有誉(约1522-1566年间在世)撰。梁有誉,字公实,广余顺德人,生卒年未详。少从学于黄佐。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结诗社,倡导复古,人称“后七子”。

  • 清夜录

    一卷。宋俞文豹(详见《吹剑录外集》)撰。此书其它书目均不载,惟《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所记皆宋时杂事,叙事次序较为杂乱。而且所叙之事,在其它书籍中多已见到。明陶宗仪《说郛》第三十八卷载有此

  • 三因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吾意盦长短句甲稿

    一卷。《乙稿》 一卷。清姚正镛撰。姚正镛,辽宁盖平人,字仲海,生于道光年间,逝于光绪年间,生卒年均不详。本词集之甲、乙稿皆作者亲手编订,收词三百零七首。作者早弃时文,壮年奔走边关。倥偬戎马,仕宦无成。

  • 急就篇

    四卷。西汉史游(生卒年不详)撰,唐颜师古(581-645)注,宋王应麟(1223-1296)音释或补注。《汉书·艺文志》注称史游为“元帝时黄门令(宦官)”。原名《急就章》,简称《急就》,汉初的童蒙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