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东文遗书

郑东文遗书

六卷。清郑杲(1852-1900)著。郑呆字东甫,一作东文。直隶迁安(今属河北省)人。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员外郎。曾主讲泺源书院。于学以读经为主,旁及朝章国故,深研《春秋》,此书凡六卷,分为《春秋说》二卷,《论书序大传》一卷,《书张尚书之洞劝学篇后》一卷,笔记一卷,杂著一卷。郑杲研究经学,不信古传而自立新说,主张“修经尤在读传”。读其文章,知其学本于郑玄,强调“三传皆《春秋》之真传”。因经学是其长项,故《春秋说》基本反映了其学术思想,是其文章之精华。后两篇亦是研经之文。笔记、杂著则是作者在研经过程中心得、体会,亦是其经学思想之补充。郑杲死于“庚子之乱”的兵灾战火,其文后由桐城姚永朴等重新辑佚,由合肥李健文出资,于光绪三十年(1904)刊刻,为集庐草堂版;后又录入《集庐草堂丛书》甲集(仍为光绪年合肥李氏刻本)。以上两种现今均行于世。

猜你喜欢

  • 齐东野语

    二十卷。宋末元初周密(1232-1298)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原居济南(今属山东),金人灭北宋,迁居吴兴(今属浙江)。早年随父往来闽、浙等地,为临安府幕属,后监和剂局、

  • 秦妇吟

    一卷。后蜀韦庄(836-910)撰。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乾宁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所作《秦妇吟》长诗,在当时颇有名,时人号为“秦妇吟秀才”。亦工词,善用白描手法,在《

  • 晚香堂苏帖

    ① 二十八卷。明陈继儒辑。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一字眉公,号糜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工诗文,书法取自苏轼、米芾等,与同郡之董其昌齐名。陈氏著述颇富,除《晚香堂帖》之外,还有《皇明书

  • 建康志

    五十卷。马光祖修,周应合纂。马光祖,字华父,号裕斋,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进士,宝飏三年(1255),以宝章阁直学士安抚使来任建康知府,开庆元年(1259)以资政殿学士安抚使再任,景定间又以安抚使

  • 米南宫墨妙

    二卷。不具刻者姓名。卷尾有“海涌山房摹勒”。第一卷为元丰年间所书《李太白赠怀素草书歌》,第二卷为《游虎丘诗》,并且每卷之中都有题跋,记述所成书迹的经过。其实,该二卷皆是米氏之伪迹。米芾一向不喜欢怀素的

  • 己酉避乱录

    一卷。宋胡舜申(详见《乙巳泗州录》)撰。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时胡舜申之兄舜陟举家避难。本书即记此事。书中颇有对韩世忠不满之词。近人陈懋恒为本书作《校勘记》一卷。有《京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见《证类本草》。

  • 碧里杂存

    一卷。明董谷撰。董谷,字顾甫,海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安义、汉阳二县知县。为人为政廉静不苛。自号碧里山樵,又曰汉阳归叟。著有《续澉浦志》等。《碧里杂存》是杂纪琐闻的笔记小说,写的多是齐东方面的事。节中

  • 陈景晨遗书

    三种,八卷。清陈经撰。陈经字荆溪,宜兴(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读书,家贫无书,多向人借阅;屡试不第,遂日事著述,授徒于梵觉庵,以布衣终。撰有《续太平广记》四十卷,仅有稿本。丛书所收三种:《墨

  • 丁野鹤先生诗词稿

    八种,二十卷。明末清初丁耀亢(1599-1669)撰。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紫阳道人、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明末诸生,入清后,曾任容城教谕。其著作多为诗词及传奇剧本,另有小说《续金瓶梅》,内容荒诞秽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