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郧西县志

郧西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张道南纂修。张道南,字吾庵,福建晋江人,举人,官郧西知县。县志一修于康熙二十年(1681)县令冯泰运,再修于乾隆十五年(1750)县令马垣,前此郧西县无志,无所依据仓促采录,近于芜杂。张道南任知县后,重加编辑,遂成。《郧西县志》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本。顺治初,上津未并入郧西,此志职官选举两类,所登秩官、科举诸人,十六年(1659)以前,上津、郧西两县仍并列,武庙、学校并列,乡饮酒附武备、风俗之后,似未合。兵寇列妖异之后,寺观、古迹不附地舆,祠祀与仙释并列,也未当。嘉庆《郧阳府志》郡守王正常称此志编次全无伦次,极宜重修。② 二十卷,首一卷,清程光第修,年祐等纂。程光第,字礼门,河南山光人,官郧西知县。年祐,字少芗,本县人,恩贡,即选教谕。县志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县令张道南,此后历八十余年,程光第延年祐等重加修辑,于同治五年(1866)书成。《郧西县志》同治五年刻本。全书二十卷,首一卷,分舆地志、食货志、水利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十纲,七十八子目。此志以疆域为邑境所系,以山川最为重要,旧志多半遗漏,此志一一备录,郧西西南近汉江,东北接秦豫,三边关津要隘,实全楚之门户,此附城池于舆地,仓库附食货,提纲挈目,各以类从。旧志编次散乱,此编以兵冠、邮传、塞堡附于武备,并详录历来兵事。职官有表,以年代为纲,嘉庆十年(1805)后职官,至襄阳道属吏科,钞得各官到任年月,并各汛武弁,汇列表后,选举由科贡出身,官阶注于科分下。其援例入官者,两汉以来,名臣显宦,依例志之。各人著述,志例只载书目,或以纪事文章,分属各门。此志搜集府志、省志及历代国史,采辑而订,其删削增益之处,足补旧志所不及。

猜你喜欢

  • 西楼记

    清袁于令(1599-1674)撰。袁于令,原名韫玉,字令昭,又字凫公,号箨庵,又号幔亭,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早年居住苏州因果巷,因一***事,被除名学籍。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渡江,苏

  • 征西纪略

    一卷。清陆楣撰。陆楣,生卒年不详,字紫宸,江苏无锡人。本书的断限为:自康熙九年(1760年)四月蔡毓荣奉命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四川、湖广军务镇荆州起,至康熙二十年十月清军收复云南止。由于

  • 望崖录

    二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内篇一卷,皆谈佛理,自称以三教归一,与林兆恩、屠隆所见相同。外篇一卷,记师事昙阳子事,内容尤为怪谬。收入明万历十三年(1585)刊本《王奉常杂著》中。另有《

  • 玉篇直音

    二卷。题陈顾野王撰。书首有顾野王序文及启,而无字数。其分部曰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人物类、身体类、衣服类、人事类、宫室类、珍宝类、器用类、花木类、饮食类、鸟兽类、文史类、声色类、干支类、数目类、通用

  • 沂水县志

    ①六卷。清黄胪登纂修。黄胪登,福建尤溪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沂水县知县。沂水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二年知县李如楫,再修于此。黄胪登莅任后,正值朝廷敕全国普修郡邑方志,胪登乃集邑中绅士取旧

  • 方舟易学

    二卷。宋代李石(1108-1181)撰。李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宋史》没有他的传。据《系年要录》和《画继》等书记载,知李石于绍兴二十一年(

  • 二希堂文集

    十二卷。清蔡世远(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

  • 星命溯源

    五卷。未著编者姓名。是书第一卷为《通玄遗书》。书云:“先生姓张名果,生尧之丙丁至唐犹存。玄宗召试其术,神之,因赐号通玄先生”。本卷即收张果之说;五星论、四时论、玉衡经。第二卷为《果憕问答》,称明李憕遇

  • 徐氏说文段注札记

    一卷。清徐松(1781-1848)撰。徐松字星伯,大兴(今北京市)人。嘉庆乙丑(180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榆林府知府。著有《西域水道记》、《新疆志略》、《西域传补注》、《唐两京城坊考》等

  • 禽经

    一卷。旧题春秋时晋国师旷撰、西晋张华(232-300)注。师旷,字子野,生卒年籍贯均不详。目盲,善弹琴,为晋国乐师。据史书记载,其辨音能力极强,听音能知交战双方的胜负,听乐能知国家的兴盛衰亡。相传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