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辑苍颉篇

重辑苍颉篇

二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苍颉篇》本为秦相李斯所作,汉人合以车府令赵高所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所作《博学篇》为《苍颉篇》,而后扬雄作《训纂篇》、贾鲂作《滂喜篇》,合之号曰《三苍》。至唐宋之时,《三苍》皆已亡佚,故近三百年来小学家无不以搜辑《苍颉篇》为当务之急。乾隆间有孙星衍自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及张揖、郭璞二家旧注辑《三苍》,稍后任大椿与马国翰续有辑述。光绪中叶存于日本的古佚书顾野王《玉篇》原本、杜台卿《玉烛宝典》、慧琳《一切经音义》、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复入中国,于是陶方琦以之续孙氏书,顾震福以之补任氏书。随后曹元忠复辑陶氏之遗,陈其荣得陈鳣所校孙本复采孙、陈未见之书合为一编。至此《仓颉篇》辑本已有七家,还未把诸可宝、王仁俊、龚道耕、黄奭等辑佚家算在内。以上诸家皆有一失,就是对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谓“《史游》、《急就》皆《仓颉》正字”一语不曾措意,竟没有采录《急就》者。王氏此辑出诸家之后,故能力矫诸家之失,以敦煌塞上所出之汉残简及《急就篇》所用“仓颉正字”为上卷,并附以扬雄、杜林、张揖、郭璞对其中各字的说解,其余古书所引《苍颉》、《三苍》之字,悉入下卷。其体例是,别本字与注为二,沿用孙书之例以《说文》540部首为之类次。条理精详,便于寻检,在诸家辑本中可谓后来居上。王氏此辑亦不完备,陆法言《切韵》、孙愐《唐韵》、陈彭年《广韵》、丁度《集韵》、岛田翰《古文旧书考》所引皆未辑入下卷,慧琳、希麟之书亦因未见海印寺高丽大藏经本采录不全,诚有遗珠之憾。此编作于1918年秋,王氏方主讲于上海仓圣明智大学,遂以全稿售诸大学主事者姬佛陀,姬氏因之冒为己作,此本即是广仓学宭排印本。

猜你喜欢

  • 瞿文慎公文稿

    一卷。清瞿鸿(1850-1919)撰。瞿鸿字子玖,晚号止庵。湖南善化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此编乃瞿鸿机卒后其子宣颖搜求遗稿编集付印。编中考证文三篇、序跋二十篇、寿序七篇、碑志十一

  • 蔡氏九贤全书

    九卷。明蔡佺编。蔡佺系宋代蔡元定十五世孙。生平事迹均不详。此集上自元定之父蔡发、下及元定之子渊沆、沈,孙模、格、杭、权共九人。各载其遗诗,而略纪其生平梗慨。只有蔡发一卷,所载皆形象之言,与诗集相左。前

  • 瑞竹堂经验方

    五卷。元沙图穆苏(生卒年不详)撰。沙图穆苏字谦齐,曾以御史出任建昌太守。此书为沙图穆苏在任时所撰。原书为十五卷,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载有一部一册,晁瑮宝文堂书目亦列此书之目,可推断此书为明中叶以前著。此

  • 续小学

    六卷。清代叶鉁撰。叶鉁号潜夫,嘉善(今浙江北部)人。此书成于康熙辛未年(1619),此书因朱熹《小学》一书内容到宋而止,所以作者摘录宋到明代诸儒的修身处事的言、行,接朱熹《小学》之后续写而成,全书仍以

  • 夏时考

    一卷。清安吉(生卒年不详)撰,安吉,字汇占,无锡人,乾隆举人;闭户穷经,兼深音学;以叶韵为非,以为韵有古今,无所用叶。著有此书及《韵准》。是书共六卷,为读《夏小正》考定十二月之节候,读《尧典》考定四时

  • 四书章句附考

    四卷。家塾读本句读 一卷。清吴英及其子至忠撰。吴英字伯和,江苏吴县人。是书首有吴英自序,言命其子忠遍觅借古本四书,求疏释四书之书。以求《朱子章句集注》最后改定本及传写未误者,别录一部,而私记考证附于后

  •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

  • 仁庵自订年谱

    一卷。清魏成宪(1756-?)自述。成宪字宝臣,号春松,又号仁庵,浙江钱塘(今余杭)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苏扬州知府,江安督粮道,山东兖沂曹济道,山东道监御

  • 杂剧十段锦

    十卷。明无名氏选辑。此书收录了明人杂剧十种,以“天干”为目,分为十集,每集收一剧。书中所收《关云长义勇辞金》、《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蟠桃会八仙庆寿》、《赵贞姬死后团圆》、《黑旋风仗义疏财》、《清河县

  • 资治通鉴补正略

    三卷。清张敦仁(详见《通鉴刊本识误》)撰。分上、中、下三卷。严衍撰《资治通鉴补正》二百九十四卷,张敦仁于嘉庆间读其书,以其卷帙繁巨,刊刻不易,乃携赴云南任所,弃衍书所补分注,取其补正《通鉴》原文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