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长松茹退

长松茹退

二卷。明朝释可真(1543-1603)撰。释可真,又称释真可,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17岁出家于苏州虎丘云岩寺为僧。20岁受具足戒。万历元年(1573)到达北京法通寺,受教近华严宗师偏融,又从禅门老僧笑岩、暹理等参学。后游历少林寺、浙江嘉兴楞严寺、北京房山云居寺等。一生虽参拜诸方尊宿,但他并没有专一的师承。释可真一生自谓有三大负,即“憨山不归(憨山指南康太守吴宝秀因拒绝朝廷征收矿税而被捕未归),则我出世一大负;矿税不止,则我救世一大负;传灯未续(指他与高僧德清议定续修明代传灯录,因德清被朝廷私建寺院罪名,谪戍广东而落空),则我慧命一大负”。在释可真的有生之年,他发愿重修久已荒废的楞严寺,并命其侍者密藏主持其事。他撰《刻藏缘起》,“陈说刻藏利益,鼓励募刻全藏”,并在他人赞助下付诸实施。他还在礼访隋代高僧静琬所刻石经时,于石经山雷音洞佛座下得静琬所藏三枚佛舍利。可真虽到处兴修古刹,但从未受请担任寺院住持,也从未“上堂”“普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因同情南康太守吴宝秀被捕而遭一些宦官嫉恨,并由此受诬蒙难,被捕入狱。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二月十七日灭度于狱中,世寿六十一,弘法40余年。除著述语录《长松茹退》二卷外,还著有经高僧德清校阅过的《紫柏尊者全集》三十卷,别人纂校的《紫柏尊者别集》四卷,《附录》一卷。《长松茹退》一书的内容,既载佛祖之言,又间及物理。为什么以茹退为书名,今人已无法可知。其全集收载他的法语、经释、序跋、铭传、书信和诗歌等。别集则补收全集所未收的杂文,赞偈、诗、书问、语录和附录等。释可真著书对佛教各宗持调和态度,倡导各派相互谅解。他也不赞成悟道只靠禅家机缘及念佛求生净土等说法。提倡弟子通晓文字般若,极重视文字经教。他的这些看法都是很有见地的。故德清在《达观大师塔铭》一书中,称可真“宗风足以远追临济,上接大慧”。《长松茹退》一书,对研究中国明代佛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见载版本是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猜你喜欢

  • 蔡忠蕙诗稿帖

    一卷。未著刻者姓名。蔡忠蕙,即蔡襄,“忠蕙”为其谥号。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天圣八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蔡襄工于书法,真、行、草、隶俱佳,是宋代著名四大书家

  • 论语旨序

    一卷。晋缪播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播字宣则,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官至中书令。《晋书》称其才思清辩,有意义。《隋书·经籍志》载《论语旨序》三卷,缪播撰。《唐书·艺文志》只载二卷,《宋书·艺文志》

  • 诗含神雾

    ① 一卷。清孙珏辑。所辑共计十四条。孙氏认为所辑属于谶纬一类。每一条后大多有按语。首条“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集征揆著,上统玄皇,下序四始,罗列五际,故诗者

  • 孝经传说图解

    四卷。清金汝幹撰。金汝幹字柘岩,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是书系金汝幹偕其弟金汝楫辑录而成,所辑古今孝行凡二百条,为便于诵习,用四言对偶韵语写成,并以元吴澄《孝经定本》冠其首。凡兄良弟悌夫义妇德长惠幼顺以

  • 诚斋传奇二十四种

    明朱有燉(1379-1439)撰。生平见《诚斋传奇二十六种》。此本存有杂剧二十四种。核其目唯《天香圃牡丹品》,《福禄寿仙官庆会》,《神后山秋狝得驺虞》,《黑旋风仗义疏财》,《洛阳风月牡丹仙》五种为北京

  • 李氏乐书

    十九卷。明李文察撰。李文察籍贯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在官辽州同知时,上疏奏进此书,被诏授为太常寺典簿。其书有《古乐筌蹄》九卷,《律吕新书补注》一卷,《四圣图解》二卷。李文察平生所学俱见于

  • 王己山文集

    十卷。《别集》四卷。清王步青(1672年-1751年)撰。王步青字罕皆,一作汉阶,号己山。江苏金坛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王步青工诗文。金坛王氏以八股文称于世者有六人,王

  • 白雪楼诗集

    十卷。明李攀龙(1514-1570)撰。李攀龙生平详见《诗学事类》及《李沧溟集选》辞目)。此集凡十卷。刻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犹在《沧溟集》之前。前有魏棠序。又有拟古乐府序二篇,一为历城许邦才撰

  • 秦汉碑篆文考

    一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光绪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政变时与谭嗣同等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说经堂诗草》

  • 思诚堂集

    二卷。清吴琠(?-1705)撰。吴琠,字伯吴,号铜川,沁州(今山西沁源)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大学士。谥号“文端”。著有《思诚堂集》。是集凡二卷。所收诗仅五十三首,其余均为奏疏、杂文及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