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闻喜县志

闻喜县志

①七卷。清苏本眉修,王体言纂。苏本眉字剑浦,山东济南人,顺治初年由平阳府通判署闻喜县知县。王体言,邑人。按闻喜晋为宗邑,自董孤操觚以来,山川土田,风习物采,无不以望国著。其间人物文献之盛兴,亦非他邑可比。其地旧志,创修于明正德十二年县令王琳,一修于万历二年县令王象乾。顺治十年(1653),苏本眉任闻喜知县时,取邑志读之,颇为感慨,决心重加纂修,并将修志之事托王体言,体言集诸友商榷,谋之学宫,考之故事,访野叟而问谣俗,每录一款,即请苏本眉裁定,历一月稿粗就,苏本眉捐俸金锓梓成帙。《闻喜县志》顺治十年(1653)刻本。此编依据王象乾本重修。凡自万历至顺治百余年之事物,均分类增纂,对王象乾本讹错之处,尚能考订。并在艺文类后,增列书目。②十二卷,首一卷。清李遵唐纂修。李遵唐,河南固始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由夏县调任闻喜县知县。按闻喜旧隶平阳府。雍正七年(1729)改属绛州,其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二修于顺治十年(1653)苏本眉,三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沈光瑀。李遵唐掌闻喜县,即披阅邑乘,见旧版多漫漶,上距康熙沈志,又已九十余年未修。欲修邑志适上官谕修各邑志,遂于邑绅士商议修志。历三年编辑而成,付刊。《闻喜县志》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沿革,疆域附形胜、铺递、驿站,山水附水利;卷二风俗,物产,城池附村堡、坊里、桥梁,坛庙附祠堂,廨署,学校附书院、义学;卷三田赋附丁徭、杂课、盐引,户口,仓储,兵防附兵事,职官;卷四宦绩,选举附贡生、例仕、武科、武秩、封荫;卷五至卷七人物;卷八列女;卷九古迹附坊表、寺观、坟墓;卷十至卷十二艺文,杂志。卷首有序、目录、图考。该志分类设纲,井然有条。

猜你喜欢

  • 保幼大全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释饼饵

    一篇。清成蓉镜撰。详见“释饭鬻”。

  • 钟鼎字源

    五卷。清汪立名(生卒年不详)编。立名号西亭,婺源(今属江西)人,官工部主事。此编成于康熙丙申(1716年),其自序称:“金石虽皆传自三代,而铭器与篆碑之文,不容相同,乃专采钟鼎文,依今韵编次为五卷。其

  • 松邻诗集

    四卷。《词》二卷。清吴昌绶(1810-1867)撰。吴昌绶生平(详见《松邻文集》)。此集诗词共六卷,本与文别行,刊后始并入松邻遗集。诗凡四卷。吴昌绶写诗酸楚沉痛,如:《断句如酬莫楚生》:“亡书积岁犹心

  • 古今疏

    十五卷。清朱虚(生卒年不详)撰。朱虚字邵斋,号可庵,又号介庵。曹州(今山东荷泽)人。顺治四年进士。官至绍兴府知府。其书仿《广雅》释名之例。自天地日月至虫草木,各自为篇,加以解释。但其所引资料十分广博,

  • 舌华录

    九卷。明曹臣(生卒年不详)撰。曹臣,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取前人问答之清言隽语,分类编辑,共九卷,分慧语、名语、豪语、狂语、浇语、凄语等十八门;引书自《世说新语》至宋人各笔记,共计九十

  • 石渠宝笈

    四十四卷。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庄有恭、裘曰修、陈邦彦、观宝、董邦达等人奉敕编撰。时乾隆九年(1744),与《秘殿珠林》同时稍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为乾隆十九年。此书最先为“上谕”,次为

  • 画说

    ① 一卷。明莫士龙撰。莫士龙字云卿,后更字廷韩。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人。万历年间以贡入国学。书中论画以李成为北宗,以王维为南宗。又认为有轮廓无皴法谓之无笔,有皴法无轻重、向背、明晦谓之无墨。此论颇合

  • 伤寒论后条辨

    十五卷。清程应旄(生卒年不详)撰。程应旄字郊倩,新安(今属安徽)人。约生活于明清之际,清时避兵祸侨居苏州。初攻儒学,后弃儒为医。于伤寒学说研究数年,颇有心得。著有《伤寒论赘余》、《医经句测》等书。此书

  • 潜村医案 临证指南

    《潜村医案》二卷,《临证指南》二卷。清杨乘六(生平事迹详见《己任编》)撰。杨氏论医最为推重高斗魁、吕留良二人,受张介宾、赵献可影响颇深。于乾隆十年(1745)撰成此书。书中载临证验案四十则,约二万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