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韵考正

集韵考正

十卷。清方成珪撰。成珪(1785——1850)字国宪,号雪斋,浙江瑞安县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官海宁州学正,以宁波府教授致仕。生平精研小学,家富藏书,遂勤于校雠。尚撰《字鉴校正》、《韩集笺正》、《于常士易注疏证》等。《集韵》一书元明时流布不广,清康熙间,朱彝尊始从汲古毛氏得景宋本,属曹寅刊于扬州,然雠校疏略,乾嘉以后,段玉裁、钮非石、严厚民、陈奂、汪小米、陈颂南等皆予勘校、然皆未刊行。方氏素精校勘,尝得汪小米氏所校《集韵》,内多附严厚民语,遂据宋刊本勘校,惜仅半部,后又假得吴姓方、陈颂南用毛斧季影钞宋版同校本,遂以曹楝亭本为祖本,据诸宋刊及段、严、汪、陈诸家校本,正曹本之误;复以《方言》、《说文》、《尔雅》、《广雅》、《经典释文》、《玉篇》、《广韵》诸书正宋刊及景祐元修本之误,成《集韵考正》。其雠校之精,素为学者所称誉。刊入《永嘉丛书》,有同治光绪间瑞安孙氏治善祠塾刊本。

猜你喜欢

  • 淮南水利考

    二卷。明胡应恩撰。胡应恩,字西畹,沐阳人,嘉靖时岁贡生,官合浦县知县。胡应恩为南津侍郎之长孙,累世居山阳,于地方水利知之甚详,因著是书。《淮南水利考》清天尺楼钞本。共二卷,此书所记,始于夏禹,而终于明

  • 日省编

    一卷。清代冯昌临撰。冯昌临见《易学参记》条。此书主要论述儒者的“修身”、“体道”。全书摘取周敦颐《太极图说》、张载的《西铭》及刘宗周的《人极图》三书有关内容作为“体道”、“修身”之本。书后附有读《曰省

  • 吴侍御奏疏

    一卷。明吴玉撰。吴玉是寿阳(今属山西寿阳县)人。天启进士,崇祯初年提拔为御史,有正直的声名,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吴侍御奏疏》为吴玉于崇祯初期任广西道监察御史时所上奏疏的汇编,共十篇。其中劾魏忠贤余党

  • 忠武志

    八卷。清张鹏翮(1649-1725)撰。张鹏翮字运青,又字宽宇,遂宁(今属四川)人。康熙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随索额图与沙俄谈判,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又曾奉命治理黄河。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圣谟

  • 世恩堂集

    三十五卷。清王顼龄(1642-1725)撰。王顼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吏部尚书郭维纳以其“诗词风雅、

  • 桐凤集

    二卷。清曾彦(1857-1890)撰。曾彦,字季硕,四川华阳人。与其夫张祥龄俱从王闿运门下学诗,研诵楚辞、汉诗,兼作篆隶、美术遒劲,后张祥龄幕游吴中,曾彦也同行。著有《桐凤集》。此集共二卷,为五言诗一

  • 大乘起信论义记

    一卷。隋代释昙延(515-588)撰。昙延,俗姓王,蒲州桑泉(今属山西省)人。少年出家受学僧妙,专习涅槃。受具足戒后,更习华严,十地等佛法诸部。著有《涅槃义疏》十五卷等疏,今已失传。隋开皇四年(584

  • 史论五答

    一卷,清施国祁撰。施国祁,字非熊,号北研,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县学生,工诗词古文,有《礼耕堂文集》、《元遗山诗注》、《金源札记》等。《史论五答》一书主要是针对杨拙园手抄全谢山与杬董浦论金史五帖而作

  • 翻译御制朋党论

    清世宗宪皇帝御撰。书成于雍正二年(1725年)六月初一,刊为专本颁行。卷末有当时臣下跋语,不著名氏。据国朝(清)宫史书籍门著录有《御制朋党论》一部,注言称“世宗宪皇帝(雍正)御制论一篇,以大公至正为归

  • 公羊穀梁春秋合编附注疏纂

    十二卷。明朱泰贞(详见《礼记意评》)撰。泰贞通《礼》经及《春秋》。该书前附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及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序》。作者认为《公羊》《穀梁》二传对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各有所阐发,如果能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