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志
十卷。清朱廷梅修,孙振宗纂。朱廷梅,字和臣,曾任霸州知州。孙振宗,贡生。霸州旧有嘉靖、万历诸志,皆散失。朱廷梅任霸州知州后,即重新纂修。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为:舆地、典祀、建置、学校、武备、食货、官师、人物、艺文及补志、率属志。此志与旧志不同,其一,十分重视图的收集,收有:霸州方圆图,州城图、州治图、儒学图等。其二,将灾异方伎列入补志中。
十卷。清朱廷梅修,孙振宗纂。朱廷梅,字和臣,曾任霸州知州。孙振宗,贡生。霸州旧有嘉靖、万历诸志,皆散失。朱廷梅任霸州知州后,即重新纂修。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为:舆地、典祀、建置、学校、武备、食货、官师、人物、艺文及补志、率属志。此志与旧志不同,其一,十分重视图的收集,收有:霸州方圆图,州城图、州治图、儒学图等。其二,将灾异方伎列入补志中。
十卷。唐陈子昂(661-702)撰。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光宅进士,文学家、诗人,官至右拾遗,后被贬军曹,罢职归侍。子昂聪明好学,机警过人,博览群书,精通典籍。主张任用贤能,整饬吏
二卷。明赵撝谦(详见《大书本义》条)撰。此书共二卷,分六门,一为教范门,言训导子弟之法;二为读范,尽列所应读之书;三为点范,皆为批点经书凡例;四为作范,即论作文章之法;五为书范,论笔法;六为杂范,论琴
四卷。清吴本泰辑,释智一编。此志共4卷,卷一纪胜,西溪为宋的留下溪,地处武林之西,初时荒僻,自南宋以来,渐多名迹。法华碧峰之胜、方外高流所集文人墨客,多及此地。卷二纪刹,以古法华寺(即云栖别室)居首,
一卷。唐段成式撰。成式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撰有《酉阳杂俎》等。此书为记觱篥格式之作。此种乐器原出龟兹,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类似胡笳,以法角音,因而发声悲凄。唐代李益有诗云:“不知何处吹芦管,
十卷。清原良(生卒年不详)撰。原良字鸣喜,乐安(今属山西省)人。顺治间贡生,官宁都县训道。是编共十卷,每卷分立四字标题。卷一《明宗正学》,上部多讲学之语,下部杂论经义。如称孔子学问源于契、成汤、武丁,
一百卷。唐欧阳询(557-641)等撰。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末任太常博士。与唐高祖李渊有旧交。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宏文馆学士。工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渐变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
五十卷,首一卷。清王检心修,刘文淇、张安保纂。王检心,字子涵,河南内乡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仪征县事。刘文淇(1789-1854),字孟瞻,邑人。优贡生。以研究经学名世。著有《左传旧疏考正》
一卷。清顾文彬(生卒年不详)编著。文彬字紫珊,江苏元和人。该书记宋末元初周公谨事实。公谨名密,号草窗,又号弁阳老人,泗水潜夫。现存光绪二年(1876年)《过云楼书画》本。
一卷。清代居士杨文会(1837-1911)撰。杨文会,号仙山,安徽石埭县人。生逢清朝末年,经历过因太平天国运动的辗转迁移。面对时局的动荡,杨文会却专心学习音韵、历数、天文、地理、黄、老、庄、列等学问,
即《资治通鉴补》。